A05: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重点

中方绝不承认日对钓鱼岛“实际控制”

外交部官员批驳日本“四谬论”;专家认为,对日进行经济反制措施要慎重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彭光谦少将
冯昭奎
高洪
刘江永

  昨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新华网联合主办的钓鱼岛问题座谈会举行,来自中国多个省市的日本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等代表出席。

  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表示,中方绝不会承认日方对钓鱼岛的非法侵占和所谓“实际控制”,绝不会容忍日方对钓鱼岛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乐玉成同时对日本围绕所谓“购岛”,抛出的四个谬论进行批驳。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1 钓鱼岛是“无主地”论

  乐玉成: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大量文献史料表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15世纪以前,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商人、渔民即把钓鱼岛等当作航海标志,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初期,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这一点日本在近代以前的有关史料也是明确承认的。钓鱼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查无实据,而是铁证如山。

  2 “不存在领土争议”论

  乐玉成:二战结束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业已回归中国版图。1953年,美国控制下的琉球民政府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1971年,日、美两国又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中国政府对日、美这种私相授受中国领土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历史不容翻案。日方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争端,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

  3 中日在搁置领土争议问题“不存在共识”论

  乐玉成:这更是彻头彻尾的背信弃义。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共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由此开启。

  现在日本当局对两国当年的共识矢口否认,缺乏最起码的国家诚信,也严重动摇了中日政治互信的基础。

  4 政府出面“购岛”是“被逼无奈”论

  乐玉成:“购岛”是为了避免石原“购岛”对中日关系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为了保持钓鱼岛所谓的“平稳、稳定”,这完全是托词和借口。石原先是搭台,上演“购岛”闹剧,日政府随后登场,和石原一唱一和,目的就是强化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所谓“法理地位”。如果听信日本政府的辩解,我们不禁要问,日本到底谁当家?我们该和谁打交道?日方如此折腾,钓鱼岛哪里还有什么“平稳、稳定”?

  ■ 观点

  人民解放军做好一切准备

  彭光谦少将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表示,日本在军事上经不起折腾,在战略上与中国不在一个层面。

  彭光谦称:“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们可以随时出色地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地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彭光谦表示,中国希望和平,但是如果日本右翼势力非要将战争强加于人,我们也不能退缩。

  彭光谦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的痛处有三:第一是没有理,我们要在法理上揭露它的谬论;第二,日本的经济是脆弱的;第三,日本在军事上是经不起折腾的。

  他说,在军事上,日本的战术还可以,在战略上和中国相比不在一个层面。

  明年是《开罗宣言》70周年。彭光谦呼吁安理会及时召开相关的特别会议,重新审议日本战后的遗留问题,坚决重申《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决议。

  对日经济反制措施要慎重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表示,中国反制日本的手段很多,如果使用经济手段,则要慎重。

  冯昭奎认为,中日和平大局绝对不能听任日方乱来。日本的购岛闹剧是针对中国战略性的一箭双雕的谋略。既谋取控制钓鱼岛,又可以牵制中国发展。

  冯昭奎表示,中国人民自发不买日货,不去日本旅游,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进行经济反制措施上要慎重。

  他说,中日经济关系是产业链的关系,日本对外出口主要不是汽车、电视机等最终产品,而是关键的零部件等产品,和中国的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如果在经济上反制措施不恰当的话,生产链条中关键的零部件如果不能进口,会影响整个生产。

  另外,很多学者提出,中国要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产品,认为这是很有效的措施。但他认为,这实际上不见得是好措施。因为虽然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95%,但是稀土资源只占世界的20%。

  日方也有声音认为应悬崖勒马

  高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高洪表示,日本否认中日曾经对钓鱼岛主权争端的默契,现在也有日本声音认为应该认清形势悬崖勒马。

  高洪引用历史记录,回顾了中日老一辈政治家的默契。他说,历史记录表明,1972年9月27日下午4点到7点之间,中国总理周恩来与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举行的第三次闭门会谈中有一段记录,表明两国外交系统都明白钓鱼岛争端只是一个束之高阁的问题。

  日本挑起的“购买”钓鱼岛就是否认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曾经有过的默契。所以我们要辩明在过去40年中,中日曾经对钓鱼岛有过默契这样的事实。1996年以后日本否认曾经的事实,并且埋下了今天爆发争端的因素。

  他说,一些日本的声音也认为,当务之急是日本政府应该认清形势,悬崖勒马,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和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展示积极的姿态,消除关于“购买”钓鱼岛的矛盾,达成共识。

  很多日本人不了解钓鱼岛真相

  刘江永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详细介绍了钓鱼岛的来龙去脉,表示中日关系已经走在十字路口。

  刘江永表示,战后以来,美国在冲绳部署了大量军事基地,我们担心这些基地将来会不会重新把矛头指向中国。然而,许多日本人现在并不了解钓鱼岛历史的真相和这个问题的性质,这是非常遗憾的。

  我认为,冲绳会沦为日美军事对抗中国的前沿,日本在经受了去年3·11大地震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表示了非常诚恳的人道主义关爱,我们希望日本能够和平发展,能够摆脱灾后的各式各样困难,而不希望日本由此走向另一条道路。

  目前,中日关系正处在十字路口,是一意孤行呢,还是立即重新回到1972年、1978年中日两国曾经达成的共识,通过外交谈判谋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看日方作出怎样的抉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