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6:特别报道

消解阻力减油耗 “神奇”机翼千选一

经历两千多次机翼设计筛选,定型超临界机翼;此前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联动,历时近十年设计出机翼编程软件

2012年09月1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能否制造出超临界机翼,是民用大飞机研发中的关键所在。

  1967年,美国太空总署工程师理查·惠特科姆首先提出了超临界机翼。波音公司的B757、B767、B777、B787;空客公司的A320、A330等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超临界翼型的机翼。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超临界机翼的理论研究,但由于科研经费限制,实践阶段终止。直到2008年,大飞机项目立项后,超临界机翼的制造正式提上日程。

  目前,C919上的超临界机翼已定型,进入制造前期的结构制图阶段。预计使用超临界机翼后,C919的巡航速度将达到822公里/小时,与在飞的同类飞机同比减阻5%,降低油耗,为航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设计,狂喜,返工,枪毙,再设计……四年里,张淼一直经历如此循环反复。

  张淼,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下简称“上飞院”)总体气动部气动设计与分析室主任。为了C919,张淼和他的团队已经设计了两千多副机翼,而最终选中的只有一副。

  这是一副比波音、空客晚二十多年的民用超临界机翼。按照飞行原理,使用普通机翼的飞机,如果飞行的时速超过790公里,上表面便会出现强烈的激波,引起气流分离,使机翼阻力急剧增加,油耗升高。

  使用超临界翼型,飞机时速达到880公里时,阻力才会急剧增加。目前,国际上大多使用超临界机翼,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巡航速度,节约燃油。

  研制

  投三四千万用15年

  “幸好我们踩在了前人的肩膀上。”9月4日,在采访中,张淼说,如果没有之前15年的理论摸索,现在中国的超临界机翼很难搞出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国防科工委牵头,中航工业组织一个超临界机翼的科研课题。68岁的上飞院顾问施泳毅当年参与研制。

  他回忆,当时,新上马的A320采用超临界机翼,但中国还没起步。航空工业部门意识到,这是一项值得做技术储备的课题,先后投入三四千万,调动国内顶尖专家做预先研究。

  施泳毅介绍说,超临界机翼的设计需要运用到CFD计算(流体力学数学计算),这是一个高深的解方程过程,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在20米长的单翼上,研究人员将布500万至800万个节点,测算它们的受力情况。节点越密,计算的精度越高。

  当时,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设计超临界机翼的编程软件,由于商业壁垒,不卖给中国。

  科研课题组只能硬着头皮上,将国内在气动力方面领先的南航、北航、29基地等科研院所牵到一起,让他们分头去设计软件。用了近十年时间,设计出了超临界机翼的编程软件。

  这是关键的15年。超临界机翼的研究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逐步摸索出了计算和设计方法。

  不过,施泳毅说,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研究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做大量的试验,“多少有些纸上谈兵。”

  试验

  800多副里选一翼

  直到2008年,大飞机项目上马,新一轮超临界机翼的研究开始启动。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是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决定“聚全国之智”,组织一支由南航、北航、清华、29基地、西北工大等组成的联合工程队,集中半年在上海办公。后历时一年半时间,共设计出800多副超临界机翼。通过CFD计算,十多副机翼脱颖而出。

  不过,施泳毅说,CFD只能算出两副机翼,这副比那副好,到底好多少的绝对值,还要做风洞实验。

  简单地说,风洞就是在地面上人为地创造一个“天空”。风洞试验,通常是将飞机模型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模拟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

  风洞试验的成本相当大。一次风洞试验需耗费几十到几百万元。一副用于试验的超临界机翼,成本大约几十万。做完试验后,机翼基本失去使用价值。

  通常,一副机翼需要考虑做各种极端天气下的风洞试验。

  为全面检测超临界机翼的性能,C919的设计团队在国内外最先进的风洞做试验。花销不菲。

  2009年,一副最优的超临界机翼横空出世。总体气动部欢呼雀跃。

  完善

  再筛选千余副机翼

  超临界机翼将完成时,张淼团队的工作又回到原点。

  动力燃油部提出,供应商要更换更大直径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直径不变大,将难以完成设计时定下的降低油耗15%的目标。而随之提升的干扰阻力将严重损害机翼的启动特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C919是翼下吊挂发动机,发动机直径增大,起飞降落时易摩擦地面,需调整发动机的吊挂位置,调整后,整个机翼需重新设计。

  更大的压力来自竞争对手。2010年空客公司宣布将推出新型号飞机,在A320的基础上更换发动机,与C919的发动机一样。

  不能在出世时就落后。最终,总设计师决策团队拍板,超临界机翼的设计必须修改,用两年时间设计的超临界机翼再被推翻。

  从2009年底开始,根据发动机的改动,总体气动部又设计了一千多副超临界机翼,重新做风洞试验。经历两千多次设计筛选后,如今,超临界机翼已经定型。

  不过,张淼一点也不轻松。他说,现在正进入工厂制造前的结构制图阶段。这时,结构系统、动力学等专业部门都会提出不同要求,随后的协调工作会更焦灼。

  飞机设计讲究的是一个平衡,各部门都要为飞机的整体性能让步。张淼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最优的,只有最合适的。”

  □新京报记者 周亦楣  北京、上海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