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时事评论
下一篇

哈尔滨塌桥事故,桥的设计有无问题?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视点

  昨日下午,哈尔滨市发布“8·24”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段上行匝道倾覆事故调查结果。事故性质为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在舆论不断追问之下,哈尔滨终于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幸好,这次没有再用“侧滑”一词,而是用了“倾覆”,离公众认为的“塌桥”又进了一步。

  哈尔滨方面仍然保持了一开始的口径,事故直接由车辆超载引起。对于超载,公众或许没有太多的异议。遗憾的是,对于舆论和公众最为关心的“桥梁是否存在问题”,这次回应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疑问。

  尽管,哈尔滨方面称,受检的盖梁芯样混凝土强度和盖梁主筋直径、屈服强度等技术指标符合要求。这表明,垮塌桥梁不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不是“豆腐渣工程”。

  可是,对于舆论此前质疑的桥梁设计是否存在问题,哈尔滨方面并没明确回应。众所周知,工程建得再结实,如果桥梁本身存在设计缺憾,那么仍然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事故发生后有多家媒体报道,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曾更改结构,将原工程设计的混凝土结构改成钢混结构,缩短了工期并节约钢材费用2亿元。有桥梁专家曾指出,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在重量上,混凝土要比钢重得多,因而混凝土结构比钢混结构平衡性更好。这好比一个大汉和一个瘦小的人站在那里,你推一下,大汉可能动都不动,瘦小的人可能就倒了。这次坍塌最主要的就是平衡性问题。

  哈尔滨方面公布事故调查结果,不但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也应全面回应舆论关切。垮塌桥梁设计有无问题,是不可绕开的一个点。

  现在,在一些公共事故、事件当中,地方政府公信力不高,而哈尔滨方面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些做法,也曾经一度引发舆论“推卸责任”的质疑,后来事故调查结果又迟迟没有公布,在民众心中累积的不信任肯定会不断增加。如欲挽救流失的公信,则需要当地以最大的诚意和透明,公布事故调查结果,不留疑点。目前来看,哈尔滨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新京报评论员 于德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