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1:书评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重觅贺麟的“时代精神”

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高全喜

  现在的年轻人,在面对思想学术文化时,尤其在历史传承这一层面,或缺很多。虽然近年来,有一个所谓的“民国热”,但仍然流连于媒体上的表面热闹,甚至带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很多人对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耳熟能详,对其生平上的一些八卦津津乐道,但都是浮于表层的认知。若要真正进入厚重的历史思想文化的内在文理之中,需要一个缓慢的深入了解的过程。

  我希望在热闹之后,大家回到真实的历史,以开放的心态,静心阅读。延续被中断的思想文脉,需要返璞归真,而非浮光掠影地消费其逸闻趣事。对前辈学者的尊重,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读他们的作品,要认识、理解他们的历史时代,将他们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史上去理解他们。

  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意识,今天我们借着贺麟先生诞辰110周年来谈论他的学术思想,作为他的学生,亲炙他的教诲,不禁自问:贺麟对于我们今天意味着什么?贺麟先生是卓越的黑格尔研究家,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西汇通的典范,是学者,是导师,等等。

  但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或许都是外在的。我们更愿意透过这些,洞悉一个思想家的心灵,看思想家们是如何面对他的时代的。我认为,在两个贺麟先生的背后,或许有一种精神的力量透彻其间。贺麟先生的学术人生,成就于早年的超迈激越、发奋图强,与其时代共呼吸,至晚年则天地相隔,或沉潜译介,或发配劳动,一代心智流于凡俗。

  每每念及此,不由得感慨万端。历史有时是诡秘的,黑格尔说,它时常捉弄人,只有超越历史的时间之限,才会发现人与时代的无法摆脱的关联。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于前人,我们应该做的,是珍惜前人遗赠给我们的精神。

  检视今天,我们的时代诉求新声,重新觅得贺麟先生念兹在兹的“时代精神”,这或许是对于他的最好纪念。从大的方面来说,中西汇通,继而发扬中华文明之精神,可谓我辈之使命。从小的方面来说,在熙熙攘攘的世界,能够持守那一份心灵的澄明之境,也就不错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