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把历史苦难讲给孩子听

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帆的孤独啊》
(英)麦克·莫波格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5月

  □书评人 李伟长

  在英国小说家麦克·莫波格数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捕捉素材的敏锐眼光。他就像一个机警的猎人一样,总能够在云山雾罩的历史缝隙中,注意到某些非同寻常的历史事件,然后以此为素材写成儿童小说作品。这些素材通常与英国历史有关,也与英国人的苦难命运有关,真实、残酷、却又动人心魄。

  比如《战马》,准备写这部作品时,莫波格了解到:仅在一战中,就大约有一百万匹马与英军一起投入战场,到战争结束时,只有六万两千匹马存活了下来。也就是说,有九十多万匹马死在了战场上。马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马承受了怎样的苦痛和牺牲?这便是莫波格创作小说《战马》的缘由。《柑橘与柠檬啊》也一样,作者搜索关于战马的资料时,在比利时偶然发现这样一桩事件:一战中的某日黎明,三百多名英国士兵在被执行枪决,罪名是懦弱或擅离职守,其中有两名士兵仅仅是因为在守哨时睡着了。被处决的士兵中,最年轻的才不过十七岁。判处他们死刑的军事法庭,行事也极为草率,前后只花了二十分钟,连听证都省了。这群士兵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引发了作者的深思,被处决的最后一晚,这些战士在想什么?于是有了小说《柑橘与柠檬啊》。

  从这两部蜚声世界的著作不难看出,莫波格是一个极为谨慎甚至苛刻的小说家,对小说素材的要求非常高。在没有找到支撑灵感的真实事件时,他一般不轻易动笔。尽管小说是虚构作品,但在莫波格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小说家就可以随意杜撰。他更愿意触摸到英国历史的某些细节,尤其是苦难的部分。直面英国历史痛处,想象背后的故事,注目历史中的个人命运,这就是莫波格小说的秘密。要是没有这些历史细节给他提供灵感,也就没有莫波格充满感染力的小说。莫波格成功地用小说证明了,在记录、纪念历史苦难的方式上,小说一样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更好更富有感染力。

  在选择素材上,《帆的孤独啊》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莫波格的文学主张,以一段不堪回首的英国历史作为小说背景。上个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间,英国将大约15万名3岁到14岁的儿童,送往英联邦国家或英国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津巴布韦等。仅在1947年到1967年间,就大约有7000至11000名儿童被送到了澳大利亚。政府许诺说,海外有幸福的生活,但这显然是谎言,大部分孩子们遭遇了饥饿、强迫劳动和性虐待。这段惨痛的英国血泪史被称为“丑陋的悲剧”和“严重的罪恶”,在英国历史中就是一道大伤疤。莫波格注意到了这段历史,于是便有了小说《帆的孤独啊》。

  我已经不需要多强调了,小说的价值显而易见,敢于直面历史荒诞困境的作品通常都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何况作者还是莫波格这样的大佬,他几乎没有失过手。有了历史背景,我们阅读小说就能轻易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亚瑟六岁时与同在孤儿院的姐姐凯蒂分开,与很多孤儿一起从英国坐船来到澳大利亚做奴隶,经历生死,遭遇颓唐困境,亚瑟孤独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一直到老。小说中除了聚焦亚瑟一代人,还写到了被放逐的下一代——他的女儿,一起寻找他们的根。就像小说中说的:“我的私人家庭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是完全私人的。”这些被祖国放逐的孩子,一生都在孤独中度过,不管他日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都难以弥合这种被抛弃的伤痛。

  但如果你以为莫波格被历史局限住了,写得像纪实那样残酷而枯燥,那就显然错了。莫波格被誉为天生的说书人,指的是他会讲故事。他的高明就在于用历史依据来虚构小说,也就是说他表现出了相当水准的文学性。在表现被放逐的历史苦难时,莫波格最为擅长的就是挖掘人物身上具备的人性。亚瑟六岁就被送往澳大利亚,经历了种种苦难和打击,也堕落无助过,但在遇见了爱人——澳大利亚本地人后,她们一家人给予他的家庭温暖,融化了他内心的冰冷,渐渐找到生活的热情。

  小说对于澳洲人的生活也给予了诚恳的关注。尽管有暴戾的奴隶主,更多的老百姓对于这些从英国送来的孤儿们还是敞开了心扉。对于亚瑟而言,漂泊六十年,太多的悲惨经历,使得他都无法确定是不是来自英国。可见,故乡这个词属于全球。为此,他的女儿要替爸爸找到答案:她是不是真有一个姑姑?伦敦是不是爸爸的家乡?她开始了孤独的海上航行,独自一人驾驶一条小船环游世界,一路从澳大利亚前往英国,去寻找她父亲亚瑟失散多年的姐姐,当年同样她被作为孤儿送到了加拿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