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评论周刊·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评论周刊·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爱国青年的认知过程

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本周人物·李昭

  李昭是在看到三个大学生拦车之后,想出用纸牌给众人提示这一招的。这其实是一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

  9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李昭手持一块纸板站在西安市长安中路由南向北方向的机动车道上。纸板上写着“前方砸车,日系调头”。尽管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许多人记住了李昭的身姿,这张令人动容的照片,在微博上被转发10余万次,网友评价:“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晦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的亮色。”

  在9月15日这一天,李昭所在的城市,有很多场景被人用微博记录了下来:一位日系车女车主因拒绝下车被打,孩子失踪;另一日系车车主,被打得头破血流,亲人在网上求证人发证据图片查找打人者;一些跟日本相关的店面被砸被毁;一些疑是日本或甚至跟日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也受到毁损。

  日本政客们在钓鱼岛上玩的拙劣政治游戏,在某些低素质或别有用心的人的作用下,让很多中国人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伤害。这些,将作为耻辱,被永远地写入历史。

  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这一个城市,还看到另外的场面——在疯狂的游行队伍中,有一个漂亮女子俯身将众人挤倒的花盆拾起,并小心地将花儿们种回原处;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上,充满人们对打砸分子们“打着爱国的幌子发泄”、“给咱西安人丢脸”的斥骂之声;也有坚信“爱国首先要爱同胞”理念,围在即将被砸的车前,用国旗保护车主和车的围观群众;更有怀着一腔热情上街,并被事实教育,最终改变自己看法的激进者。这些,都是被任何喧嚣都不能遮蔽的亮色。

  李昭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之一。从最初怀着激情带着言辞极端的标语上街,到看到街上有人打砸,觉得大家义愤“可以理解”,有必要“矫枉过正”;到看到“场面太过于惨烈”,感觉某些人动机不纯的打砸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并最终觉悟到“不能让这些人胡作非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打砸的借口”,进而开始用行动去救助被砸的车。李昭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过程,其实是很多人的转变过程。他是在看到三个大学生拦车之后,想出用纸牌给众人提示这一招的,这一点可以充分说明。这其实是一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

  多年来,由于我们社会缺少足够的民意表达训练,致使很多人在突发的社会事件前,表现出过激或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行为,严格说起来,就是因为缺少学习和训练。有人将国内保钓示威过程中的乱象,与香港地区有秩序的保钓反日示威做对比,认为二者是因素质差异使然。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素质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自我学习和认知的过程。香港早年的民意表达,未必不是满街乱纸、喊打喊杀,但政府、警方和民众以及民间组织经过多年的训练,已逐渐学会了理性表达和自我管理,从而最终表现出更高的理性与素养。相比而言,我们社会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这其中少不得有更多的李昭这样的人和他这样的经历与感悟不断地推进和演变。

  □曾颖(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