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评论周刊
上一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观察

  政府部门理应汲取教训,引以为鉴,主动信息公开,积极回应质疑,及时与舆论互动,不管是信息源头,还是媒体管理,都需要“透明”与“开明”,否则,必然以牺牲公信力为代价。

  舆论关注了近一个月的“微笑表哥”事件,终于有了“下文”。

  据报道,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依据有关纪律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可以说,在“周久耕”等多名官员丑闻之后,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足为怪。其新闻价值在于,一个差点被“遗忘”的“旧闻”,在近期沸沸扬扬、铺天盖地的“钓鱼岛事件”新闻之后,重新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焦点。

  同样正在从“断头新闻”中走出来的,还有哈尔滨塌桥事故。9月19日,哈尔滨通报塌桥事故调查结果,调查称车辆严重超载造成匝道倾覆,肇事车辆及相关人员将通过司法程序处理。同时,调查称桥梁质量检验符合要求。舆论聚焦之下,这一新闻也算往前走了“半步”。尽管肇事车辆驾乘人员家属表示,对于调查结果,他们不认同。

  曾几何时,出现了一个新闻“怪相”,就是“断头新闻”,有网友调侃说:“xx来了,xx有福了”,句式中的“xx”,多为新闻事件中先后出现的主角。比如,当“微笑表哥”事件出现后,哈尔滨塌桥事故就暂时“隐蔽”了;当“钓鱼岛事件”出现后,“微笑表哥”似乎也远离了民众的视线。后浪推前浪,一浪盖住一浪。

  应该说,时间是新闻的最大杀手。新闻讲究时效性,网络时代,尤其是微博时代,海量的信息,必然会注定一部分新闻浮出水面,一部分会被淹没水底。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价值的、公众高度关注的新闻却会出现“断头烂尾”呢?其中有没有游离于新闻规律之外的人为因素,或制度性因素呢?

  从传播源头来看,近来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或公共事件,尤其是涉及责任认定和问责追究的人为性事故,总有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千方百计躲媒体,绞尽脑汁瞒消息,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人数统计、身份公开、事故原因、责任认定等关键环节大行障眼法;如若此法不能凑效,则尽可能“拖”,毕竟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些社会事件时有发生,一个新闻也许短期内影响很大,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其他新闻所淹没,民众和舆论的视线也随之转移。

  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说:“或许有人认为,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今天的焦点,也许就是明天的盲点,与其处理棘手问题,不如坐等公众注意力转移。那么流逝的时光就会成为信任的杀手,不断蚕食政府公信,让老百姓成为‘老不信’。” 所以,“官方调查不能没有时间表”,则需要官方首先摈弃“瞒”字诀和“拖”字诀。

  而从传播过程看,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微博等社交性平台,同样任重道远。杜绝新闻“断头烂尾”,需要尽可能突破一些潜在的制度性障碍或人为性障碍,善始善终,对于那些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保持持续追踪,及时报道进程,关注事件影响,更关注处理结果。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市井之言,话糙理不糙。政府部门理应汲取教训,引以为鉴,主动信息公开,积极回应质疑,及时与舆论互动,不管是信息源头,还是媒体管理,都需要“透明”与“开明”,否则,必然以牺牲公信力为代价。

  □新京报评论员 高明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