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北京地理·艺术区之二十二院街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0:北京地理·艺术区之二十二院街

在CBD核心区闹中取静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中有着多种样貌和业态,比如雕塑、画廊、剧场、书吧、服装店等。这里紧邻CBD核心区,地处闹市又相对安静,除去进驻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之外,这里也是附近居民的休闲场所。
9月16日,22院街艺术区内,一位年轻女子站在一尊恐龙雕塑下拍照。虽然是星期天,艺术区内仍很安静,只有少数人在这里流连。
艺术区内的二层庭院融汇了国内多种民居的文化符号与特征。
艺术区东侧旧院墙上的涂鸦。这一带曾是北京啤酒厂的厂址。

  ■ 艺术区溯源

  二十二院街艺术区

  紧邻北京CBD核心区,位于东三环国贸桥东南侧的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内,西临今日美术馆。总建筑面积为30万平方米,包括21层的苹果艺术公寓酒店、33层的蒙太奇公寓、12层的LOFT工作室以及60000平方米的商业经营面积。艺术区主体建筑为南侧30多个院落组成的两层建筑群,与北侧公寓底商之间形成400米长的步行街。

  22院街艺术区于2006年立项,2009年12月正式开街,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条艺术商业街”,由国际画廊、各类艺术机构、拍卖公司、艺术家工作室、创意型餐饮、酒吧、会员制俱乐部及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力图填补CBD区域内文化消费的空白。

  很多第一次来22院街的人都会产生疑问:为何叫22院街?原来国内有一套21张汇集了21种中国古典民居建筑风格的邮票,它给了22院街的建筑设计师重要的启发与灵感,考虑是否有第22种风格,能完美地融合邮票上的21种建筑语言。于是,就有了艺术区南侧由30多个庭院组成的灰色连体两层建筑群,其中融合了安徽的马头墙、北京的四合院垂花门、福建的土楼、江南的四水归一天井院等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符号与特征。

  人气不佳的安静艺术区

  与声名鹊起、几乎已成为旅游景点的798艺术区相比,位于国贸东南侧不远处的22院街艺术区并没有太高的人气。周日下午,风和日丽,但艺术区内仍很安静,只有不多的人在这里流连,或穿梭在画廊之间,或驻足于雕塑前拍照留念,还有一些人坐在咖啡馆外看书或聊天。

  美丽道艺术中心就设在其中一个院落中,这些天正在举行“精神·现象: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精品展”。艺术爱好者李先生是第一次来22院街艺术区,此前从网上看到了这次展出的消息,于是特意趁着来北京出差的机会抽空赶来。他觉得,与798相比,这里“严肃”、“安静”,“很享受”。

  “22院街挨着国贸,定位高端,但又是CBD核心区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美丽道艺术中心媒体负责人孙晓飞评价,“但可能由于宣传不够,以及公共交通不是特别方便,这里人气不是很旺。来这里的人目的性都比较强,比如直接冲着某个展览,他们大多是艺术爱好者,单纯的游客比较少。”

  对于22院街的人气不旺,东站画廊经理刘佳一也深有同感:“22院街窝在CBD里面,如果不是旁边今日美术馆的展览能够带动一些人气,这里的情况可能会更差。”但她同时表示:“如果现在再为画廊选址,我们还会选这儿。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思路,画廊就应该开在市中心,而22院街这里又很安静,画廊毕竟不是大众美术馆,要有一个相对‘自我’的环境。其实,画廊的兴衰主要还是和艺术圈、艺术市场有关,画廊的人气应该是‘圈里旺’。所以,平时的观众多不多我并不太在意。”

  刘佳一认为,作为艺术区,22院街的境况有些尴尬:“艺术区的质量关键要看画廊和艺术机构的数量和水准,有几家很好的画廊,才有吸引力。目前22院街只有四五家画廊,来这儿的观众可能逛一会儿就看完了。”她认为,艺术与商业不容易有好的结合,往往是此消彼长,22院街要想更好地发展,还是要打艺术牌,“现在很多画廊也在寻找798之外的空间,22院街要想吸引更多的画廊,应该给予它们更多的优惠”。

  被冷落的地下“画家村”

  按照最初的规划,除了进驻的画廊、艺术机构外,22院街艺术区还将为艺术家们提供工作室,艺术区地下近两万平米的空间就被规划为“画家村”。但现在,艺术区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不少房间大门紧锁,漆黑一片;正在使用的房间大部分也是摄影工作室,画家的工作室寥寥无几。

  对此,22院街艺术区管理方、北京22院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策划部策划总监高原解释,有些画家对在地下空间工作并不认可,而摄影师对此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地下的摄影工作室比较多。“其实,我们南侧建筑群地上地下空间的入驻率已有八成,大部分地下空间已经租出去了,只不过有不少屋子都是当作展厅,只有在展览时才会启用。”

  高原觉得,22院街与798等艺术区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我们的建筑并不是以旧厂房为基础改造的,而是全部按照艺术家工作室、创意类工作室的标准建造的,拥有比较大的空间,建筑结构对艺术家们来讲更好用。”

  画家于向溟是艺术区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地下工作室的画家。据他了解,22院街艺术区地上的1、2号楼里有几位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其中包括陈丹青的,地下空间里有工作室的只有两三位。

  于向溟说:“我个人不太喜欢在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扎堆儿,比如宋庄,里面朋友比较多,会有太多的干扰。如果在居民区里找房子做工作室,房间挑高可能不够,搬运画作也不方便。”至于22院街艺术区,他看重的是这里地处城市中心区,交通比较便利,又有CBD中难得的安静。工作时,他一般开灯作画,这样光线才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地下也没有大碍。此外,他租的地下室属于半地下,外面还有一个位于地下的小院子,通风不错。如果是纯粹的地下室,他可能就不会选择了。

  于向溟认为,北京只有798、22院街、宋庄算是比较成型的艺术区,其他的艺术区还不够成熟。而即便是这三个艺术区内的画廊,“专业的也不多”。“专业画廊需要专业的空间、专业的管理人员,对艺术家、艺术品也要有自己的定位,对于艺术家、艺术品的推广是要系统化的。按照这个标准,798艺术区90%的画廊都不够专业,22院街艺术区的画廊能达到标准的也不多。”

  艺术区居民与艺术若即若离

  对于住在22院街公寓及附近的居民来说,这个艺术区更像是一个日常散步、休闲的场所,画廊或艺术家在他们的印象里并没有显得很特别。

  王晴2008年底搬进艺术区东侧的蒙太奇公寓居住,那时艺术区里还没什么商家,冬天22院街里刮着风,没有人影。“现在的艺术区比那时热闹多了,除了画廊外,还有了酒吧、饭馆。经常有什么活动会来很多人,但往往也是逛一圈就走了。”如今,王晴每天早上都会推着车,带着女儿在22院街转转,晒晒太阳;晚饭后,也会出来散散步。

  艺术区内的画廊,王晴很少光顾,“不少艺术品根本看不懂”。但她认为身处这种艺术氛围当中还是很好的。除了画廊外,艺术区内还聚集了摩登天空、木马剧场等艺术机构。木马剧场宣传统筹夏佟玉介绍,剧场的观众不少都是附近的居民或白领,有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只要有戏就会过来看。

  至于艺术区内的饭馆、服装店,附近的居民更是消费的主力。艺术区西侧一家服装店的工作人员说:“来买衣服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周边的上班族来逛的不少,但买衣服的不多。”

  “前两年看着那些空置的门店,我和朋友还想过在艺术区里开个店做点小生意。但一打听,这里只能开与艺术有关的店,租金也有点贵,最后只能作罢。”作为艺术区内的一名居民,王晴希望这里的店铺不要太多,尤其饭馆不要太多,否则就会打破这里的清静。现在,“除了有些店铺的装修声,这一带最吵的可能就是北面紧挨艺术区的铁路了。”

  ■ 入驻者说

  应减少干涉让艺术区自己生长

  ●于向溟,画家

  据我了解,国外很多艺术区,也是自生自灭,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兴旺。在澳大利亚,有些政府名下的房子会较便宜地租给艺术家作为工作室,但其条件可能还不如中国的艺术家工作室。一位澳大利亚画家每天六七点就要起床去送快递,直到下午两点才到工作室里画画。当他跟我讲述他怎样送快递和画画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瞧不上他,但听他叙述完之后,我却很羡慕他,因为他是以单纯、健康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真的很开心。

  对于国内艺术区的发展,我认为不光要有资金,还需要更专业的懂艺术的人才,包括建筑、艺术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市场也就10多年,不可能产生成熟的艺术管理人才,国内高校艺术管理系所用的教材也都是国外的,并不一定符合国内具体情况。所以,包括22院街在内的国内艺术区暴露出各种问题都是很正常的,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从古至今并不存在没有经济支持的艺术,近几年来市场的介入使得艺术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了,但也正是靠市场才让中国当代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对于22院街,我想最好还是不要过多干涉,让它自己生长。无论政府还是管理方,都应保持更开放的姿态,不要仅仅盯着经济回报。

  ■ 圈内旁观

  艺术区把商业提升到艺术

  ●杨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相比798、宋庄等艺术区,22院街地处CBD闹市区,在地理位置上更中心一些,档次也比较高,所以进驻其中的成本就会比较高,这使得很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不敢涉足,高起点、高定位拒绝了很多人群,比如这里不会像798那样有很多学生观众。

  但我认为22院街艺术区的定位也是大势所趋,就像上海的外滩三号,艺术在其中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它是把商业提升到艺术,利用商业效应开发商业艺术品。

  其实,进入现代城市社会后,艺术很多时候都是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最终得到的可能不是艺术本身,而是它开拓出的各种可能性,比如商业。在目前的商业背景下,与其让商业吞并艺术,倒不如变被动为主动,考虑怎样让两者更好地融合。

  目前还看不出22院街艺术区的成败,毕竟它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这种尝试也是有益的。22院街未来的发展重点可能更多的是商业,但我建议可以依靠基金等制度,来相对保护纯艺术领域。

  ■ 咫尺为邻

  各不相属,彼此带动

  ●肖宝珍,今日美术馆宣传部主任

  今日美术馆成立于2002年,最早属于画廊性质,馆址在海淀区文慧园。2006年,搬到百子湾现址,并转型成为全国第一家真正的非营利性民营美术馆,定位于对当代艺术的展览展示、教育研究、收藏、学术交流等。虽然与22院街艺术区毗邻,但今日美术馆更多的是作为公共的社会艺术空间社会功能和作用,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尽量发挥美术馆的公众性,让更多的人走进美术馆。我们的1号馆到晚上8点才闭馆,算是京城闭馆最晚的美术馆了。

  百子湾西段南侧这片区域过去是北京啤酒厂,今日美术馆的1号馆就是老啤酒厂的锅炉房改造成的。我们与22院街艺术区之间没有太多合作,但今日美术馆形成了很好的艺术氛围,也带动了22院街的人气。来这边游览的大多都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这里适合人们花一天的时间来慢慢享受艺术和另一种生活,获得灵感。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秦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