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逝者

一生追“影” 半生追“梦”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李文化和女儿李妮(前排)在电影拍摄现场。

  李文化

  原名:李文秀

  性别:男

  籍贯:河北滦平

  去世时间:

  2012年6月19日

  去世原因:血液病

  终年:83岁

  生前职业:

  摄影师、导演

  生前住址:

  朝阳区世贸天阶附近

  李妮还是决定在摄像机和光影间寻找,这是电影导演的感悟,也是她父亲李文化走过半生的路。

  “当导演,能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她做决定前,这么问过父亲。

  当然能。李文化答得很干脆。

  这是20多年前的对话,李妮回首往事,她认定,父亲确实是想自己做主的,否则也不会由摄影师改行做导演。

  可走过半生,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偏离最初的梦想,而是搞着“遵命”的电影。

  李妮希望自己最懂父亲。

  沉浮

  李文化曾是位电影摄像师。他喜欢说三个字,“不一般”。

  在他徒弟李晨声的眼里,师傅对艺术的追求也“不一般”。他经常钻进小放映间不出来,学习国外电影的拍摄手法。

  电影《早春二月》的筹备阶段,李文化血气方刚,他专门到《早春二月》原著小说描述的江南取景,“用一个光拍一个人,一天就拍一两个镜头。”

  当听到北影厂副厂长田方说“中央要找你”时,李文化紧张坏了,知道是江青找他拍电影后,他不敢接任务,但江青确认,非他莫属。

  原来,江青看了《早春二月》后,亲自点名他做《南海长城》的摄影师。

  江青要的是李文化的技术,她再三向李文化强调:“不要资产阶级的小桥流水,要无产阶级的大江东去!”

  这“垂青”,却给他带来了灾难。

  李文化拍摄了样板戏中唯一反映工人题材的《海港》,江青审查成片后大发脾气,说李文化把她亲点的演员拍得像个鬼。

  自此,李文化陷入5年的“空档期”。

  灰暗

  李文化转行做导演,1974年,拍摄了电影《侦察兵》。

  在那个年代里,电影《决裂》和《泪痕》都是李文化执导的,两部电影相隔不到5年,但价值观几乎完全相反。

  “文革”结束了,但李文化个人的灾难并未结束。

  李文化被指是“‘四人帮’的爪牙”,遭受近3年的检查、批判。

  李文化感觉委屈,那3年,让李文化感到灰暗。他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回家。

  他曾经在家哭过,泪眼前,是妻子和三个儿女。

  李妮那时还小,和哥哥、姐姐一起凑到父亲的房间门口,侧耳偷听。孩子们都怕父亲被“关监狱”。

  那也是个“心里不是滋味”的年代,有一天,李文化在家生火做饭,点着一根火柴,刚拧开煤气灶阀门,“轰”的一声,火苗蹿得老高,迅速蔓延到小门厅,多亏几个邻居帮忙才把火扑灭。那晚,全家只能蜷缩在烧焦的硬板床上,扛着从窗户吹进的冷风。

  第二天,专案组组长专程到家看望,李文化开始特别感动。后来才听说,专案组组长是检查他“是否谎报失火逃避批斗”。

  在现实题材的“悬崖”上待怕了,改革开放后,李文化转向超越现实的武侠片。

  他操刀的第一部武侠片是《金镖黄天霸》,带着他儿时的记忆:老家山上的施公庙,就矗立着黄天霸的塑像。

  父女

  李妮是最不让父亲操心的,也是三个孩子中,唯一继承父亲事业的。

  在家里,李文化一向非常民主,“小妮,跟你商量个事,你看这么办行不行啊?”他经常是这种口吻。

  对于李妮未来的事业,李文化也尊重女儿的意愿。

  有一天,李妮跟父亲说,她想学导演。

  那源于一次意大利电影展。她看了几部凶杀片,看完后,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她,让她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她觉得终于找到了能淋漓尽致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

  “这孩子学小提琴,学一半不学了,学两年二胡,又不学了,想当作家,现在作家也不想当了,想做导演。你说,她能不能成啊?”李文化问妻子。

  想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说不定她还真能成。”

  李文化委托好友、导演都郁帮忙辅导李妮。过了一阵,都郁告诉他“这小丫头还真是这块料”。

  “这丫头说不定还真能接我的班。”回家后,李文化特别高兴,跟妻子说。

  这些话,都是李文化在李妮当上导演后,才告诉她的。

  当时,他为了不让女儿前功尽弃,要她保证“可不能再变了,再变你就没前途了”。

  来生

  大学毕业前,李妮就到片场跟父亲实习。

  在那儿她知道父亲的绰号:“三不”导演,不吃,不喝,不拖拉。

  如果李文化不去吃饭的话,工作人员一般也都不敢喊饿,忙到下午1点,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小声提醒他,此时,李导才恍然大悟,“啊,时间过得这么快啊,赶紧吃饭。”

  “奇怪,你爸咋连厕所都不上啊。”片场的人经常向李妮问起这个问题:因为当过新闻纪录片摄影师的缘故,李文化总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毫不停歇。

  “跟你爸爸拍戏,痛快!”合作多年的演员邵万林对李妮说,李导拍戏不拖泥带水。

  邵万林还讲了一段往事。

  在拍摄李文化执导的电影《海囚》时,邵万林饰演一个疯子,拍完“船上华工暴动点火”的镜头后,邵万林身上着火,背后烧起了几个大泡。

  李文化看着心疼,知道邵万林爱喝酒,他从小卖部买了一大瓶酒,晚上两人一醉方休。

  这部电影,成了李文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李妮总会想,父亲怎么那么喜欢拍电影?直到她看了父亲的自传。

  李文化回忆,他在儿时,见黑匣子里“放出”的会动的人影,那是他第一次对电影产生了好奇。

  在自传的最后,李文化写道:“来生还做电影人。”

  现在,李妮很喜欢听别人说,“你在片场工作起来像你的父亲。”

  语

  寄

  他宽厚仁慈荣辱参半一生,激情澎湃电影绽放永恒。放下所有担忧和愁苦,自由安静地在天堂生活吧。女儿会按照您的嘱托,安排好一切。永远爱你!想念你!

  ——女儿李妮

  无欲无求只为电影而在,无名无利只为家人而在,质朴傲骨只为生命而在,童趣天然只为爱而在,难得、少有、真正的艺术家!天堂美丽安好,听戏养鱼种花游泳,自在自由幸福!

  ——女婿李六乙

  文星黯逝,佳作成遗著,往事流影;化羽仙游,风范耀银荧,业绩长辉。

  ——晚生张子扬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实习生 李晓波

  稿件部分内容参考李文化自传《往事流影——李文化的电影人生》

  逝者,记忆之文字,生命之印痕。 电话:67106710 邮箱:shizheban@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