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检方调研发现此类传销不涉及实体商品或经营项目,参与者具有经济实力且热衷投资
新京报讯 (记者安颖)不购买具体产品,只要花6万多元就能直接成为作为成员发展下线、提成,最高级别的成员可获利800多万元。日前,田某等8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被昌平检方批捕。
据了解,此类被称为“资本运作”型的传销,已成为新的传销模式。
个案
69000元购买虚拟项目
昌平检方介绍,2009年12月,田某向朋友李某宣称, 自己在山东青岛有一个投资项目,并邀请李某实地考察。
李某考察后发现,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投资项目,他参与的是一种被称为“资本运作”的新型“赚钱活动”。田某等人以“资本运作”的名义在昌平地区拉人头、发展下线,并根据发展下线人数的多少分为三、四、五不同等级。加入者需要一次性缴纳现金69300元购买“份额”,成为三级人员,之后通过发展下线获利,进而升级。
田某等人宣称,按照该传销组织提供的收益公式计算,参与者达到五级时,理论上可获利800万元。
据田某等人供述,该传销组织从2009年开始活动,最开始时“入场费”为3600元,因感觉赚钱慢,他们决定从69300元做起。据他估计,该传销组织全部参与人员可能高达800多人。
近日,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对田某等8人批准逮捕。
调研
运作形式易让人上当
昌平检方称,6月至10月,昌平检方连续办理了“资本运作”型组织、领导传销案件9件,涉案55人。相较以前办理的传销类案件,“资本运作”型传销案件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
昌平检方介绍,此类传销中,没有任何实体商品或者经营项目,只有所谓的资本运作或资本孵化等空头名目,虚拟化特征明显。参与者不同于以往传销中的人员,他们既未被限制人身自由,也没有强制要求上课洗脑,这种相对松散的表象容易让被害人接受。
昌平检方调研发现,此类传销活动方式极为隐蔽,大多选择隐蔽性更高的活动方式掩人耳目。组织者以做生意、旅游等名义将亲朋好友骗至他们事先在外地租用的民居内,再组织多人讲课推介“项目”、发展下线。同时规定不发展在职的公务员、教师等,不告诉亲朋好友。
另外,与普通传销的“入场费”相比,“资本运作”型传销的加入门槛则要高得多。参与者为多发展下线、多获提成分红、提升级别,他们提高“入场费”,甚至出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使用他人身份为自己购买多个“下线”。因此,“资本运作”型传销参与者绝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投资活动有较大兴趣。而且,在交钱和发钱时,全部以现金形式,不通过银行转账等。也正是因原因,此类型传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被发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