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政府资金使用情况,监督170亿大额专项资金去向
今年,北京市级大额专项资金高达270多亿元。该笔巨额资金花到了哪?会给北京带来哪些变化?今天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将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对话,专题询问其中170亿元的具体“去向”。这是北京市人大的首场专题询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陈京朴对专题询问和大额专项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讲解,带您走入首场专题询问现场。
读定义
什么是市级大额专项资金?
去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市级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大额专项资金有很明晰的解读。市级大额专项资金有“三个前置词”: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由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门用途。意味着这些钱必须花在事先指定的领域和项目上。
该《办法》对大额专项资金的监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突出表现在全过程绩效管理制度。政府部门编制大额专项资金预算时,要确定绩效目标。项目进行到一个阶段,比如一年,考核部门就依据这个绩效目标,给政府部门打分,核查每一笔钱是不是都花在了刀刃上。如果“分数”低,那么下一年度的大额专项资金,或者核减,或者干脆取消。
找关联点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首场专题询问,为什么选择了大额专项资金主题?
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预算监督一直是人大监督的重点。市级大额专项资金不仅数额大,而且主要用在市里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中,其中不少还是民生项目,比如养老专项资金,那么这些钱是不是都花在了刀刃上?有没有浪费?不论是委员、代表,还是百姓,对大额专项资金的关注度都很高。首场专题询问从大额资金开始,可以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监督力度,向前迈了一步。
再有,大额专项资金制度不是北京的“专利”,其他地区也有相同制度和规定。
查法典
什么是专题询问?专题询问跟质询等其他人大监督方式有哪些区别?
这个问题,从《监督法》中能找到答案。《监督法》规定了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其中“询问”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专题询问是询问的一种方式。跟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相比,区别就在于“专题”两个字,表明专题询问要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跟专题报告“合为一体”。不论是代表提问还是政府负责人答复,都受“主题”约束,依据专题报告展开。所以,专题询问的议题更突出、组织性更强、集中性更高。
课堂案例:大额专项资金专题询问
主讲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陈京朴
课堂提问
询问形式:先分组再联组
Q:跟其他省市的相比,北京首场专题询问有哪些不同?
A:不完全统计,此前,大概十几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已经采用了专题询问形式。而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已经常规化。
其他地区的专题询问,主要形式都是联组询问,就像联组审议,代表、委员跟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在询问现场直接对话。但北京的首场专题询问,有所创新,分组询问和联组询问相结合,先分组询问,再联组询问,比其他地区多了一道“分组询问”环节,所以参与人更多、问题探讨更深入。
具体操作:提问全是随机
Q:从分组询问到联组询问,具体怎样进行的?
A:目前,北京市级大额专项资金一共是11项。根据资金的不同性质,把11笔资金分给了市人大内司委、城建环保委、财经委、教科委这四个委员会,形成了四个专题组。比如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专项资金,就交给了城建环保委,也就是城建环保组。每个专题组先调研,抽取资金投放的部分项目,考察资金使用效率。我参加的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专项资金,就到西城区现场考察了架空线入地情况。调研结束,就是分组询问,专题组询问负责这笔大额资金使用的政府部门。各场分组询问,提问全是随机的,不少问题比较尖锐。
主题选择:由人代会确定
Q:下一场专题询问会选什么主题?
A:专题询问方案,要由人代会确定。首场专题询问大额专项资金,就是今年人代会确定的主题,会后,常委会特意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分组询问、专题询问相结合的方式。从筹备到今年5月分组询问启动,再到联组询问,经历了大半年时间。所以,下一个专题询问的主题,还要等人代会制定。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专题询问开局后,会逐步常规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