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城乡接合部、城市新区;增16万个学位,随迁子女纳入财政
新京报讯 (记者杜丁)为应对3年后小学适龄儿童入学新高峰,从现在起到2014年,北京将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200余所中小学校,提供超过16万个中小学学位。昨天,《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公布。
2014年小学在校生增至84万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4年,预计北京市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将由2011年的约13万人增加到18万人左右,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连续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这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学龄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持续增长和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现周期性高峰,双重因素的叠加给中小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除中小学资源总量明显不足外,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还面临着学校布局结构性失衡、部分办学条件未达标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三年全市建中小学200余所
“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三年内,全市建设中小学200余所,新增学位不少于16万个。
其中,新征占地项目70所左右,现址改扩建项目100所左右,接收小区配套项目30所左右。北京还将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每年重点支持15所学校的基本建设。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校将充分考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布局。学生数量激增的地区多位于城乡接合部和城市新区,新建学校也将主要分布在这两类地区。
义务教育阶段提供9500节同步课
另外,今年,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北京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21个学科、9500节同步课程资源,纳入政府实事,并排成课表供学校、学生和家长使用。
该数字学校将通过网络、数字电视、光盘、报纸等多种形式,传播名师同步课程。其中,北京教育网上的优质课程,是由全市3000 多名优秀的骨干教师联合录制的。有线电视也将把优质课程送到家庭,学生在家就可以选择上名师课程。
■ 焦点
随迁子女全纳入财政保障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同时,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保持在70%以上。
对此,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每年财政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目前,北京义务教育克服随迁子女总量持续高位增长的压力,2011年,实现全市47.8万随迁子女7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这位负责人表示,为鼓励公办校接收随迁子女就读,北京将对接收随迁子女超过在校生总数50%的680所公办学校,市级财政每年给予经费支持;在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区县,市级财政支持区县改扩建校舍。
■ 个案
首师大附中开建昌平校区
昨天,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昌平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1500名学生,可缓解昌平区南部学校资源紧张状况。
据昌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区建成后,将是北七家、天通苑地区首个市级名校。据介绍,之前一些住在天通苑的居民,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举家到城里租房住。
这位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昌平区将在回龙观、天通苑等地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引进首师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市区名校。根据进程,目前保证能建成的学校达到10所,部分学校明年开始招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