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一纸洋大学录取通知,不算什么

2012年10月0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出国留学一定要理性,要从获得真本事出发。

  最近,美国旧金山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黛尔·史密斯的一封辞职信,给中国的留学热泼了一盆冷水。据报道,史密斯的辞职是鉴于外国学生的“大幅增加”。史密斯在信中说:“鉴于有如此多的学生英语能力差,且生源国比例不平衡,我们将会面临一些独特的教育及文化挑战。”而学生英语能力差却被录取,源于“有条件录取”政策。

  这让“有条件录取”遭遇新的质疑。“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是指英语水平没有达到入学要求,或申请时大学第4年尚未毕业的同学,由校方给予的有条件录取。只要稍有常识,就会知道,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很差,怎么可能适应全英文教学呢。为此,针对“有条件录取”,就要评估学生是否在国外经过短期的语言学习,可以达到随堂听课的要求;还要做好语言学习的规划以及万一无法过语言关的准备(毕竟在国外读语言的开销很大)。但一心考虑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却对此没有深入分析,抱着“送出去了事”的心态,有的想当然认为“有条件录取”就是“录取”,还有的则为自己孩子语言能力不强却被录取,而感到“幸运”,当然也有的考虑让孩子留学,首要目的不是学,而是移民。

  对于出国留学,很多家长和学生,是以接受国内大学教育,来看待接受国外教育的,因此很在乎被一所大学录取,却不在乎能接受怎样的教育——在国内,被一所大学录取,通常就被认为获得这所大学授予的国家承认的文凭;而在国外,被一所大学录取,并没有什么,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很可能中途就被淘汰。

  其实,出国留学一定要理性,要从获得真本事出发,一纸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说明不了什么,要认真分析自己留学究竟为的是什么,并结合自身情况做长远规划,不然就有可能花了大笔钱,却学无所成。

  □熊丙奇(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