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PM2.5监测数据用好是关键

2012年10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来信

  据报道,长假期间,北京35个PM2.5监测站全部到位,市民今后可随时查询PM2.5实时数据。

  对于PM2.5而言,能检测能查询仅仅是第一步,更多的辅助行动和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到位。比如,如何在监测发布PM2.5数值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数据对比和警示等,提醒公众结合PM2.5浓度科学处理自己的出行、锻炼、保护、疾病预防等行为,用警示教育来提升民意对PM2.5治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还要根据PM2.5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建立治理责任机制,明确可能导致大气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的责任和治理责任。针对PM2.5不同时段的监测结果及其发布信息,及时对相关职能部门和空气质量、PM2.5浓度影响对象下发整改通知书和警示函,责令其限时在排污、治污等方面进行积极整改,确保PM2.5治理效果。

  实现PM2.5的监测和查询值得称赞,但如何用好这些数据,对有关部门和市民来说,依然是一种考验。

  □许朝军(公务员)

  成都“免费公交”

  会有什么效果

  据《成都商报》报道,为方便市民在尾号限行期间选择公共交通出行,10月10日至明年6月30日,成都市推出限行区内44条公交线路全免费、地面公交与地铁1、2号线所有站点全面接驳等6项惠民措施。

  成都市推出免费公交,是有条件限制的。一方面有时间限制,只从10月10日至明年6月30日,并非是永久性免费;另一方面免费的路线也不是全部,只是限行区内44条公交线路。

  这种有限制的免费公交,能起到什么效果,能不能培育市民的“公交习惯”,现在还未可知。不过,免费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会造成免费公交车拥挤不堪,这在一些地方的免费公共交通试验中已经得到印证。

  如何让公交车吸引市民?价格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快捷方便。“免费公交”更多的或许还是“宣传”意义,很难全面推广,更难以持久。而“低价公交”、“便捷公交”,应该成为每个城市的追求。

  □滨兵(教师)

  能否建设一些

  “希望技校”

  据央视报道,1992年,北京十名小学生到贵州六盘水采风,看到孩子在茅草房上课深受震动,募集18万元建成希望小学。而20年后,北京孩子沿着大学、出国、工作的路径生活着,而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依然令人震撼。

  一些曾经从希望小学走出的毕业生,目前生活不尽如人意,并非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而是其学历低、没经验,才会一再求职受挫,被迫从城市返乡。他们的贫困现状不能证明希望工程效果不佳,倒是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希望工程这样的公益项目来说,在解决好贫困生失学问题的同时,是不是也该为他们的将来做一打算?对有升学能力的学生,固然要资助他们进一步深造,对绝大多数无力考进大学的学生,也要帮助他们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继续建设、维护希望小学和资助失学少年儿童的同时,建设一些“希望技校”,让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免费接受职业培训,成为社会急需的技工人才?

  □杨国栋(法律工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