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故事
吴非 杂文家
哲人说,一个人离开学校,把学校教给他的东西全忘记,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可怜这位学生,离开学校10年,只记得那位语文教师是个“防盗门”!
有个学生毕业十年,问她母校记忆,她答非所问,说“我不喜欢语文”。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因为那个老师水平没有我高”,“我读过的好多名著,他不但没读过,还要装作读过的样子”。我就不想说了,那样的教师,到处能看到。可是她又说“我能记得他,主要还是因为防盗门。”我很好奇,但故事却又简单得不得了。
当年她问同桌:“某老师这一阵怎么对你那么好?”同桌是无话不谈的“死党”,悄悄告诉她:“我爸替他买了一扇防盗门。”——同桌家里不是经销防盗门的,再说,这个防盗门也不是紧俏物资或特供商品,满大街都是,何至于要“替他买了一扇”呢?同桌说,不知怎么说起的,某老师打电话说,要装修新居了,“托你帮我挑一扇防盗门”。家长醒悟到这是在暗示,就很知趣地买了门送上门并让工人把门装好。那位同桌小朋友从此不再被为难,考试分数也就上去了。
哲人说,一个人离开学校,把学校教给他的东西全忘记,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可怜这位学生,离开学校10年,只记得那位语文教师是个“防盗门”!我听了真是心寒,这个教师连一扇门也要勒索学生家长,他平时是个什么鬼样子,可想而知。谁家的孩子要是轮上这样的老师,你说能学到什么知识?
还有位毕业20多年的学生说,当年的班主任“平易近人”,然后说了个细节。当时猪肉还凭票供应,这个班主任在课间走到学生中间问:“你们哪个同学家里能买到瘦一些的肉?帮我弄一些来。”——你看他,一点教师的“派”也没有,真是把学生当作自家儿女了。可是,那位学生据此认为老师“平易近人”,这竟是他获得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会一直跟着他走到未来,影响他的荣辱观,影响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判断,也会影响他对子女的教育……
如果对这类事习以为常,学生有可能认为,一切都不值得大惊小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
我在谈到教师不宜和学生家庭过于亲近时,有些老师不以为然,觉得没有必要过分认真,说当年在乡下教书,吃“百家饭”,肚子饿了就往农民家跑,总能有吃的。他说的是事实,我在农村插队时的确见过。但是,那是农耕文明时代“教育”的特征,也正因为那样的教育,形成了中国社会对“教师”的种种误识,也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教”。教师不能把自身生活的清贫作为启发学生送礼甚至勒索学生家庭的理由。在现代的法治社会,“学校”的一切都是教育,教师的行为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必须“谨小慎微”。(16)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