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延庆县村民韩凤英照顾同村两名聋哑失明老人;每天送饭两趟走四公里
|
韩凤英 年龄:64岁 社区:延庆县刘斌堡乡上虎叫村
【德行录】
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韩凤英,十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两名孤寡残障老人。做饭、送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一切家务全落在了她的头上。两家相距1公里,老人们住在半山腰上,山下是庄稼地,没有路,韩凤英每次都得从一段2米高、40厘米宽的墙边贴身走过。她就这样一天两趟,风雨无阻地走过了三千多个日子,从没停止过。
【榜样说】
他们无依无靠,日子过得辛苦,我看了心里难受。谁都有老的时候,我希望能为他们做点啥,能让他们和大家一样快快乐乐走完这一生。 ——韩凤英
10月11日早晨,韩凤英拎着在家做好的饭,出门了。她的目的地是村里老人贾二水、贾三水的家,大约1公里的羊肠道,她每天要走两次。送完饭,韩凤英开始收拾屋子、烧炕、给老人按摩。这样的生活,韩凤英已重复了10年。
送饭十年走万余公里
贾二水、贾三水是延庆县上虎叫村的一对亲兄弟,分别为87岁和82岁。他们先天聋哑,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兄弟俩相依为命。
2003年,一直负责照顾哥哥的贾三水在劳作中碰伤了眼睛,聋哑加上失明,贾三水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无力照顾哥哥。两位老人的生计问题成了村干部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当时,55岁的韩凤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勤快人,“我觉得让她照顾两位老人最合适。”村支部书记张有德回忆,韩凤英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入党,是老党员,又勤快。
张有德找来韩凤英,告诉她可以用贾家哥俩的低保金帮着给他们做饭。“行!我肯定把他们照顾好!”这是韩凤英当年的回答。张有德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安排在10年后成为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两位老人住在半山腰,韩凤英的家在山脚,两家相隔1公里,路并不好走,只有一条紧靠小山坡的羊肠道。本来村里给俩老人在山脚安排了住处,但是搬下去几天,老人住得不习惯,硬要回去。
于是从2003年开始,韩凤英每天走两趟,十年来风雨无阻,算下来有1万多公里。
抓抓头发就知该理发
最初,面对着耳聋、眼盲、口哑的老人,韩凤英不知如何“下手”。更难的是,两位老人并不把韩凤英当亲人,处处提防她。韩凤英刚开始照顾他们的时候,贾三水有一块手表,每天东藏西掖,生怕被韩凤英拿走。韩凤英并没有在意,仍然一天两趟前去送饭。
两位老人的小屋里只有炕和灶,四壁透风。两位老人常年待在炕上,衣着朴素,只有碰一下他们,他们才能知道屋里来了人。虽然老人们不能说话,但是韩凤英给他们做饭从不将就,“我吃什么,也要给他们吃什么。”而每年过年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韩凤英也从没给两个老人落下。
为了解决房间阴冷的问题,韩凤英想出了烧炕的办法。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给老人送饭时,她还一并烧炕,为了避免失火,每次走前,韩凤英把灶下的火扑灭。冬天,韩凤英用塑料布把窗钉严实,挂上棉门帘,夏天再把塑料布取下来,每天开窗给老人透气。
就这样,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两位老人终于认可了韩凤英。现在,只要韩凤英和他们碰碰手,就知道彼此的意思。他们头发长了,韩凤英只要摸摸他们的下巴,再抓抓头发,他们就知道把头伸到炕外,让韩凤英帮他们理发。
母亲善举感染子女
韩凤英有三个子女,两儿一女。如今,儿女们都已在延庆县城里安家立业。
儿女们最初都不太理解母亲,特别是在2008年丈夫突发脑溢血过世后,韩凤英身心饱受打击,儿女们都劝母亲和村里说一声,让别人干。可韩凤英说每天来回跑就当锻炼,“你们都在外面工作,我要是不给他们送饭,一个人在家多闷。”
看到母亲这么坚持,孩子们也逐渐接受了老人。一次,韩凤英给贾三水剪脚趾甲,剪不动的时候,大儿子主动帮起了母亲。还有一年冬天,韩凤英被二儿子留在家里吃饭,偏偏赶上下大雪,韩凤英不住望向窗外,儿子知道母亲放心不下两位老人,便冒着大雪把母亲送回村里,本来半个多小时的路,那天硬是走了三个多小时。到家收拾完,韩凤英又拎着热乎乎的饭菜出门了。
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让韩凤英感到骄傲,她已下定决心,“我也有老的时候,趁现在还能动,给他们俩当个眼睛使,当个拐棍使,希望能让他们快快乐乐走完这一生。”
【大家问】
图低保金?我问心无愧
村民问:2007年前,两兄弟每人每年可以领到2400元养老金,2007年政策变化后,每人每年可以领到将近1万元钱。你坚持照顾老人这么多年,是图兄弟俩的低保金吗?
韩凤英:一人难称百人心,这十年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只是想把老人照顾好,这个问题解释也没有用,要用实际行动说话。我的心在那儿,问心无愧。
村民问:你准备照顾老人到什么时候?
韩凤英:既然照顾了,那肯定要把他们照顾好。我要干到自己实在干不动那天。
■ 征集标准
2012新京报第六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所涵盖的公民榜样,可以是个人、社区企业代表,也可以是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NGO等社会团体。
他们能积极融入城市治理,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而有所贡献,是品德高尚、热心公益、关爱城市、关爱社区、关爱他人的个人和群体。
候选人不限户籍和国籍,但生活及事件须在北京。
■ 参与方式
电话推荐:2012年12月底前,市民可拨打征集热线67106710推荐或自荐候选人。
电邮推荐:可发送候选人资料至:xjbgandong@126.com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野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