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人士,“诺奖效应”已经在莫言身上得到体现:一时间,扩建纪念馆者有之,馈赠住房者有之,要在其故乡种植大片红高粱者也有之,出版多年的旧作也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甚至于,莫言尚未领到手的奖金如何打发,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
作为“开天辟地头一遭”,国人对莫言如此青睐,并不足为奇。那么,百余年来诺奖得主众多,诺奖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改变和影响?他们又如何支配自己的高额奖金?
“诺奖效应”的甜头
三流作家赛珍珠,意外获奖后几十年间身家竟膨胀了5、6倍之多
美国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获得者最多的国家,有研究显示,不少科学家获奖后名利双收,因为美国新科技成果商业转换快,新兴高科技公司多,且金融杠杆效应强,众多新兴公司热衷于用优厚待遇吸引诺奖得主加盟,从而提升自己的融资能力,而这些诺奖得主也从此身价百倍。
而美国以外的自然科学家,因为研究条件通常较差些,获奖将会极大改善其研究环境。如本次获奖的日本医学家山中伸弥,为筹措研究经费,甚至曾被迫跑马拉松筹款,此次获奖将让他更容易获得政府和商业资助。有意思的是,日本内阁在打算为山中伸弥捐一台洗衣机(因为诺奖基金会来电时,他正准备修洗衣机)。
1992年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也曾指出:经济学家往往要依靠讲座、专栏和研究课题获得收益。而一个诺奖得主在这方面可谓占尽便宜,因为请的人更多,听众也更踊跃,每次演讲和每篇专栏文章的报酬也水涨船高。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克鲁格曼本是个经济专栏作家,在获奖前许多人甚至对他该不该算做经济学奖尚有争议,获奖后虽争议仍有,可他的讲座、讲学却已多到排不下的地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经济学奖得主是美国最幸福的获奖者”。
路透社曾分析过,文学奖的“诺奖效应”与作者声望、作品语言和风格有关。一些文学奖得主,尤其是早期得主,获奖后同样洛阳纸贵,像萧伯纳、泰戈尔、马尔克斯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最夸张的是赛珍珠,这个充其量能算三流作家的美国人意外获奖后,在几十年间身家竟膨胀了5、6倍之多。而2004年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的成绩也不错,她的作品在6周内售出了10万本,而此前十年总共才售出了4000本。
一些社会活动人士在获得和平奖后,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大为提升,在国际上具有更高威望,也依靠这些威望办成了更多的事,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任期间通常被认为业绩不佳,但下台后却致力于全球和平事业,获得诺奖后名声大噪,在几次艰难调停中表现不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获奖前就有很高声誉,获奖后更加德高望重,他屡屡调停非洲地区冲突,其诺奖得主身份助力不少。
用途各异的奖金
不少获奖者将奖金用于公益事业,更多的则用于改善生活
选择将诺贝尔奖金用于公益事业的诺奖获得者为数不少,由于诺奖本身也是诺贝尔将自己遗产捐赠的结果,因此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尤其人文类奖项得主将奖金用于公益事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本届医学奖获得者、英国人约翰·格登获奖后宣布,将把奖金注入自己早已设立的一个基金,用于资助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这种设立本学科基金或奖项的做法是颇有传统的。
1901年即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诗人苏利·普罗多姆曾表示要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后起之秀出诗集,结果申请函让他应接不暇,当时就有人提出,如果设立一个奖金或基金,细水长流地奖励、资助后起作家,会比竭泽而渔地把获奖者一下“吸干”更合理,此后相继有获奖者照此办理。
1925年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大作家萧伯纳就用奖金成立了“萧伯纳文化基金会”,尽管这笔钱总共只有6500英镑,其影响力却一直延续至今;1973年文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剧作家怀特,用全部奖金设立了“怀特文学奖”;2000年医学奖得主美国人保罗·格林加德用40万美元奖金,以其亡母的名字设立了一个“女性诺贝尔奖”,目的是打破科学界对女性的歧视。
将奖金用于自己关注的公益事业,也是很常见的做法。
1904年文学奖得主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把所有奖金捐献给法国普罗旺斯博物馆,由于他获奖的原因,是其作品反映了普罗旺斯民间传统,因此他希望“因民间传统元素而获得的奖金,能用于帮助更好地保护民间传统”;1906年和平奖得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奖金一部分捐赠给和平团体,另一部分则分给在意大利红十字会做义工的亲戚和其他朋友;1913年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奖金8000英镑全部用于修葺学校;1972年文学奖得主、西德作家伯尔,其奖金的一部分被捐赠给国际笔会,以帮助“各国受迫害作家”;1999年医学奖得主布洛贝尔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的全部奖金都被捐献用于修建教堂;1995年医学奖得主、德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斯汀把奖金的一部分用于给年轻女科学家购买洗衣机和设立幼儿助养基金,目的是让这些家务缠身的女科学家有更多精力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当然,大多数获奖者选择将奖金用于个人用途。
其中有的用于本专业研究和获奖事业,如居里夫妇、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刚刚获得本届生理学及医学奖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等。
更多的则用于改善生活,最主流的是买房子,如1976年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弗里德曼,2001年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人凯特勒,199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人菲利普·夏普,以及1999年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罗伯特·蒙代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多数买的是二手房,蒙代尔甚至连二手房都买不起,只是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 □陶短房(专栏作家)
■ 链接
被流失的奖金
有些诺奖得主的奖金因家庭变故而流失。如爱因斯坦在1919年和妻子米列娃·马里奇离婚,并签署“如果获诺贝尔奖则奖金都归前妻”的离婚要约,两年后这项要约成为现实;1989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和妻子科恩闹离婚时,后者同样提出“米列娃要约”,卢卡斯根据专业分析,认定自己不可能获奖,因此坦然签约。结果,1995年时卢卡斯果真获奖,不得不忍痛分出一半奖金,且需忍受“理性预期学家的专业预测能力还不如前妻”的奚落。
与众不同的奖金使用方式
有的诺奖得主,拿奖金还债,如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瑞典作家马丁森、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1985年经济学奖得主佛朗哥·莫迪里阿尼买了艘帆船,1993年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英国人理查德·罗伯特在门口修了块门球场,前面提到的蒙代尔给儿子买了一匹马。
而2001年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人凯特勒,把买二手房余下的钱都给孩子做学费了。
还有一些获奖者将奖金用于理财。如1920年和平奖得主、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将奖金存入瑞典吃利息,作为自己的退休养老金;蒙代尔则将余下的钱都买成欧元;莫迪里阿尼选择了投资美国指数基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