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天下

德国:电子童书在成长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法兰克福展内文学沙龙。
书展内童书出版社布置别致。
E L James说她在法兰克福有“摇滚巨星”的感觉。

  聚焦法兰克福书展

  2012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题之一是童书与教育。书展主席于尔根·博思在开幕式中引用纪伯伦《论孩子》中的诗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那是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地方”。他认为这个“明日栖息之处”,有必要通过好书引导孩子们抵达。

  童书在今年德国出版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德国《书业周刊》总编辑托斯坦·卡西米尔认为,童书出版越来越有“全年龄”图书的趋势,不光少儿社在出这些图书,一般的出版社也加入了竞争。

  电子书与出版数字化对出版的冲击持续成为近年来法兰克福书展的重点聚焦的议题。不过博思认为不必视社交媒体为洪水猛兽,家长们大可以利用这个资讯丰富的平台去帮助孩子筛选读物。

  从慕尼黑的兰登书屋到拉文斯堡有129年历史的少儿出版社,我意识到德国在出版数字化方面起步很晚,拉文斯堡出版社自2009年才正式推出第一批电子书,已算是业界的先行者。

  而在法兰克福近郊小镇奥芬巴赫,才开了没几年的夫妻档Zuuka出版公司令人看到了童书数码化的新方向。蒂尔克与苏珊娜在2010年平板电脑上市时开始斟酌:研发互动童书似乎是个有意思的尝试。在无法预测平板电脑对传统出版的影响时,两人开办了公司,一边买版权回来自己研发app,一边发现作者,以设计新产品。同时Zuuka也作为服务提供方,为哈珀·柯林斯、兰登书屋等出版社加工产品,结果是公司成立没两年已实现了全球营销,在美国尤其具有影响力,与动画电影制造商“梦工场”等建立了稳固的版权合作。

  蒂尔克说,Zuuka在研发新的童书app时,他们一对10岁左右的儿子就是“出色的检测师”。目前全球仅有五六家同类专注于数码童书的出版商,Zuuka是其中的先行者。目前他们将触角延伸到了各大网络商店、智能手机商店,以及电子阅读器领域。2011年开始,Zuuka在北京开办了办事处。初涉中国市场,蒂尔克觉得找到好内容需要一段时间耐心摸索,他认为在app中做进汉字有难度,因此第一步是做英语读物。他并不希望将德国模式整套搬到中国去,而希望发掘新内容,与中方全方位开展合作。

  2012年德国国书奖揭晓

  年度评选出“文坛最美德语”的2012年德国图书奖,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夕揭晓:曾以小说《上海离哪里遥远》获过布莱特巴赫奖的女作家乌尔苏拉·克雷歇尔(Ursula Krechel),以新作《联邦州法院》折桂。

  《联邦州法院》描述了一位二战后流亡归来的法官之内心纠葛,从社会建筑、生活方式到个体家庭氛围去观察早期的德国联邦共和国。行文中,克雷歇尔融汇了叙述、报告文学、散文与分析等多种风格于一体。由七人组成的评审团认为,《联邦州法院》政治锋芒锐利、质感动人。

  克雷歇尔1947年生于特里尔,任职于柏林艺术大学。自1977年起,克雷歇尔陆续发表诗集及多本散文集、随笔集和戏剧作品。2009年,克雷歇尔出版了小说《上海离哪里遥远》,作品反映了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流亡者在上海避难所的命运,此书获得了当年的约塞夫·布莱特巴赫奖,是德国范围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E L James法兰克福谈“格雷”

  畅销书界的“暴发户”E L James形容自己前一天甫抵达法兰克福,就被簇拥身边的各家出版人震惊了,当时立时就自觉被罩上了“摇滚巨星”的光环,“跟平日蓬头垢面在家洗衣服时真是两个世界!”说得兴奋时,又忘形地加上一句:“哎呀我昨晚喝多了,现在还没酒醒,我先生他还在楼上呼呼大睡哪!”

  相对于E L James大咧咧的笑声,现场记者提问者稀疏零落,两个问题之间,总有那么三五秒的冷场。主持人得追问:“有问题吗?”席间才会举起一只手。屡试不爽。虽然冷场,主流德国媒体大多来齐了。可到提问时,却似乎有点藏着掖着的腼腆谨慎,问E L James“平日看什么书?”(答案是悬疑小说)“假如没有电子出版,是不是也会成功?”(答案是不靠电子出版,而是靠女性读者们口口相传),大而化之,如此不等。

  回过头来谈自己的“同人小说”(fanfiction)《格雷的50道阴影》,至今在全球销量早就突破三千万册的这套三部曲,E L James说“有人写信来说读过63次”。她说自己最初就是想写一本娱乐大众的书,没想在里面传递什么信息。写时只想着要“引人入胜”,写好一章就上传一章,意料之外地不断有读者跟帖催她写下一章。结果就是E L James不再看电视、跟朋友上街,埋头幻想女大学生安娜与商界少俊格雷之间的情欲故事。截至书展之前,这套情色小说依然占据德国的畅销书榜首位。

  书我没读过,带来的是一位爱尔兰男性读者的提问:“有没有担心过女孩们会模仿书中情节伤到自己呢?将来要再写的话,想过写一本多点健康少点侮辱的性虐小说吗?”E L James的回答是:她写的是童话,是幻想,大家不该过多代入现实去加以评判:“这书不需要为读者们在睡床上的生活负责,我相信大家都有能力去做‘安全、理智、知情同意’(safe, sane and consensual)的决定”。

  眼看好莱坞就要将书搬上银幕,E L James正忙着在几百人上传的男主角候选人照片中选一个合适的。她还有的是“巨星”时光。

  德国作家在上海

  法兰克福书展上的“明星档”作家访谈现场“蓝沙发”,隔半小时特写一位当前出版市场上热门的作家,并由德国电视台的文化频道现场直播。

  这日午后一位座上客令人放慢了脚步,因为通过麦克风传出来的话题一直在说中国美食。嘉宾高高瘦瘦,是旅居上海15年的汉学家、现任日本京都歌德学院院长的马可(Marcus Hernig)。台上德国记者张口的问题熟耳异常:“中国人是不是什么都吃?”马可说主办者建议在活动开始前放一段《舌尖上的中国》当片头。可他觉得自己走遍中国几大菜系故乡后写下的新书《天堂之旅》,跟央视纪录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很漂亮,像旅游宣传片,但没太深入反映食物的社会历史”。马可的出发点却恰是“吃与社会的关系”。

  生于1968年的马可,24岁时到中国留学,娶了位南京太太,偶然在多特蒙德看一场唐朝主题的展览时,发现了20世纪初一本26岁俄罗斯汉学家写中国的书。这次发现让马可于2005年写下第一本以中国为背景的《Dao Le》——绕开主流汉学家的路子、专门研究中国民间民俗的俄罗斯汉学家的传记。

  在动笔《天堂之旅》前,马可用了三四年时间,用一张口探索了中国6处美食地图:北京、上海、苏杭、广东、台湾、四川。在北京,他从商代神厨伊尹着笔,沿历史线发掘,研究“满汉全席”的前生今世及当中隐含的政治意味,探究北京烤鸭在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访华时所充当的“外交角色”。在江南一带,马可待了一整年,他由苏州文友领着吃遍了苏帮菜的四季特色,想象古人在园林的厨食生态。

  从历史回过头来,对于四川火锅某品牌餐厅风靡全国城市,马可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吃辣的痛快能减压。

  “蓝沙发”上的德国记者提到一个问题:中国人发财了,在吃的方面是不是也更讲究?马可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餐馆里,经常在菜里放便宜的菜油,有时放太多菜都变味了。他觉得现在中国城市的餐馆质量提高了很多。但变化中的缺陷是连锁店太多,缺乏有特色的私家菜馆。还有就是小地方比起大城市,食材来源更令人放心。

  本版图文/新京报特约记者 张璐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