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文娱新闻·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文娱新闻·对话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今日闭幕,中国美协主席接受专访谈发展历程及理念

刘大为:我们办双年展不能跟着别人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刘大为正接受媒体采访。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以架上绘画(在画架上绘制的画的总称)和雕塑为主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今天闭幕。自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以来,来自84个国家的艺术家用逾七百件作品描画“未来与现实”图景,中国美术馆接待了近二十万观众。昨日,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接受新京报专访,回顾了北京双年展设立初衷以及近年所获得的认可。在他看来,我们举办的双年展就要跟世界各国的双年展拉开距离,“每个艺术家都有个性,不能跟着别人走,一个国家的双年展也不能跟着别人。”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谈定位 希望我们的文化主张得到充分表达

  新京报:当初设立北京双年展的目的是什么?

  刘大为:以前是国外双年展搭建平台,策展人选择我们的艺术家,每个策展人有其艺术主张,中国艺术家处于被选择中,话语权无法得到充分展示。在当代社会一体化、各方面融合交流机会更多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自己的双年展。希望各国艺术家来参展,使得我们与各国建立交流的机会,在双年展中体现我们的文化主张,使得话语权得到充分表达。

  新京报:相比国内其他双年展来说,为何选定以架上绘画和雕塑为主?

  刘大为:绘画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用一种平面的形式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说,到现在,架上绘画仍具有表现新时代和未来的功能和潜力,值得艺术家去探索。

  新京报:目前北京双年展在国际艺术界的认可程度怎样?

  刘大为:得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欢迎,特别是坚持架上绘画的艺术家。事实上,从第三届开始就有八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与。这个展览集中了当前世界各国非常有艺术成就、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这让我们在北京就可以看到当代世界各国艺术的真实面貌。

  谈突破 其实与实验艺术、前卫艺术并不矛盾

  新京报:近年国内涌现了不少双年展,比如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它们都选择了策展人制度,但北京双年展采取的是策划委员制。

  刘大为:它们都比北京双年展发展早,都根据国外双年展流行模式来运行:选定策展人,策展人根据主题选择艺术家。北京双年展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在充分考察了世界双年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点形成的。

  北京双年展也有策展人,却是集体策展,成立一个策展小组,包括一部分理论家、策展人以及国际策展人,来集体研究、确定一个主题,这样能更全面反映当前共同关注的问题。

  新京报:这几年美协有不少突破,比如成立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相应的,北京双年展是否也会有突破,不仅限于架上绘画和雕塑,而引入更多的实验艺术?

  刘大为:实验艺术是世界各国新潮流,在我国也有很多青年艺术家投入到实验艺术、前卫艺术的创作中,这非常好,表现了青年艺术家的创造精神。虽然北京双年展提出以架上绘画和雕塑为主,其实与实验艺术、前卫艺术并不矛盾,它是包容的、和谐的。我们希望尽量使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展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国际双年展。

  以前是国外双年展搭建平台,策展人选择我们的艺术家参加,每个策展人有其艺术主张,中国的艺术家处于被选择中,自己的话语权无法得到充分展示。

  我们希望各国艺术家来参展,使得我们与各国建立交流的机会,在双年展中体现我们的文化主张,使得话语权得到充分表达。——刘大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