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7:北京新闻·时政
下一篇

5年攻关发明“变形金刚术”

北航教授王华明放弃优厚条件回国,采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合金部件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宣讲员张述泉正在讲述王华明的故事。

  宣讲员张述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他讲述的是一位他尊敬的师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华明的故事。

  王华明29岁时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33岁破格晋升教授,34岁就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以来他牵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自筹经费建设实验室

  王华明是恢复高考后入学的第3批大学生,随后又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后,进入北航。同年,他被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洪堡研究奖学金”,成为北航第一位“洪堡学者”赴德深造。

  当年,王华明完成了在德国的深造,准备回国了。德国的师友诚恳地挽留他:“王先生,这里的环境、条件都比中国好,请你留下来吧,你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王华明坚定地回答:“我是中国人,学成回国,报效国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华明回国后,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创新和研究工作。当时,实验室里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王华明只能自筹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10年来,他累积自筹经费200余万元,其中至少有20余万元是他本人的劳务费用。

  为了支持这位默默奉献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学者,学校为他落实了“激光材料制备加工与成形制造”研究条件的建设工作,支持该建设项目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很快建成了“激光材料加工与表面工程实验室”。

  只需激光设备的“变形金刚”

  王华明从事的材料科学研究,作为21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华明带领他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攻关,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突破了钛合金等高性能金属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关键技术及关键成套工艺装备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国际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行列,并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在飞机上装机应用技术的国家。

  王华明所采用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非常奇妙。这是一种“变革性”的先进制造技术。过去,飞机上主体结构等大型结构件的生产采用传统的锻造和机械加工等方法,耗时费力,总花费要高达几十个亿。

  而王华明则走出了一条与传统的方法截然不同的道路,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用激光将合金粉末熔化,一层层堆积起来,“生长”出一个合金部件。这只需要一套激光设备来完成制造过程,大小部件都可以通用,简直就像一个“变形金刚”。以前两三年才能做好的复杂的大型零件,现在两三个月时间就能完成,而且只需两三个人在实验室里操作,还不会造成材料浪费。现在,王华明的激光成形零件已经实实在在地装上了飞机。

  新京报记者 马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