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5:旅游周刊·景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5:旅游周刊·景区

宏村“徽秀”的国际范儿(2)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比武选亲,只为“高攀”阿菊。
宏村现存惟一的明代建筑汪氏宗祠。
村民仍保持着之前的生活习惯。

  (上接D14版)

  ■ 贴士

  启幕:《宏村·阿菊》目前已结束第一季的演出,下一季将在明年春天启幕。

  门票:《宏村·阿菊》门票共分3档,分别是普通席180元/位、贵宾席280元/位、VIP包厢680元/位。很多到黄山的旅游线路中已加入观看《宏村·阿菊》的行程。不参团的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www.hongcunaju.com进行在线选座购票,亦可拨打当地的订票热线。

  ■ 对话

  国内旅游实景秀日趋雷同

  新京报:自从2004年中国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鹊起之后,国内很多景区“新秀辈出”,“阿菊”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渠爱玲(中坤集团艺术团总监):现在国内很多秀都很像。我们完全颠覆了,如果按传统套路走,阿菊就是大家想象中寂寞隐忍苦情的样子。国外的一些演出,包括拉斯韦加斯的几个秀,我去看了,很震撼!机器设备、灯光、舞美、演员,都世界一流。但情节真没有什么,就是简单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种趋势,别让观众那么累,像一些沉重的舞台剧,非要弄清主人公是怎么回事。我们对于阿菊的定位就是面向中高端客户的旅游商业演出,目的就是好看、好玩、惊险刺激。观众来看觉得值,我们就很欣慰。

  新京报:你之前透露说,明年想在白天时段比如下午增加一场演出?

  渠爱玲:对,我们正在和美国一个公司签约,想在白天制作一场演出,大约30分钟,名字叫《徽商历险记》,还是很惊险刺激的。

  希望放慢游客来宏村旅游的脚步

  新京报:是不是想把这个剧打造成游客来宏村旅游的另一个符号?

  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宏村·阿菊》的制作依照的是黄山市大旅游、大文化、大气魄的大背景,反映的也是深厚浓重的大徽州、大时代的新气象。此次投资《宏村·阿菊》可谓“不惜工本”,期望烹制出“徽州口味的西餐”,丰富旅游业态,整体打造“文化度假王国”。旅游要打破“到此一游”的状态,要让游客住下来。推出该剧是为了以剧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整个文化产业链,进而将宏村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黄志民(黄山京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游客在宏村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足2小时。要想把这变成“宜居宜游”的旅游地,还需要用文化作为吸引力。当地政府给与的扶持力也很大,比如旅行社在黄山、宏村的游览项目中都会安排加入《宏村·阿菊》的观赏。

  新京报:“到哪山,看哪秀”,你对景区做这种实景秀的未来发展怎么看?

  黄志民:可能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实景演出人文性、趣味性迎合老百姓的这部分需求,并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用这一独特形式传播到海内外。但关键还在于创新。比如阿菊就是将徽文化加以全新的包装和诠释,是一种新的“徽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