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旅游周刊·自由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6:旅游周刊·自由行

两天一夜游碛口(1)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一位老人坐在窑洞边的工地上。

  去山西平遥看晋商文化、山西壶口看黄河奇观已成众人共识,而坐落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顶着“九曲黄河第一镇”头衔的碛口,却出落得低调不显眼。

  碛,是指黄河上因地形起伏而形成的一段段激流浅滩。百年前,碛口是万里黄河上的重镇,众所周知的黄金码头,鼎盛时,水上舟船穿梭,岸上商贾如云;而今的碛口,已不复昔日辉煌,也许,正因为步履迟缓,才收获了悠然自得。住窑洞、听黄河、寻古迹、骑毛驴,游客可以慢品味古老文明。

  李家山“三家店”常客满

  碛口游,两天一夜的行程就可以把能看的都看了。

  来这里旅游的人大多会住在老乡家,而且到当地现找,很难提前预订。在下大巴车的地方,会有开着小面包车的当地人把游客送到西湾村、李家山这两个最著名的景点或者一些旅店。

  李家山位于碛口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但山路狭窄,一般旅行社的巴士无法进入。路上,司机师傅递上名片“张二小”,山西“山药蛋派”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张二小说,春秋两季来这里收获最大。春天有好看的油菜花,很多摄影爱好者、背包客、画家来这里拍照、写生。而现在正是野枣成熟的季节,“你们可有口福了!”果不其然,半山腰开始,从山路两边一直到深山处,漫山遍野的野枣挂满枝头。张二小的车在盘山路上左转右转,终于把我们带到一个庭院,随后,我才知道,这座院子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整个李家山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院落。当年,正是这座院子接纳了画家吴冠中,现在院子里还保留着吴冠中住过的窑洞。

  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李家山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

  也许是托了大画家吴冠中的福,李银兰家的这座大院此后源源不断地有爱画画的人来住。李银兰是嫁到这座大院的媳妇,她说,爷爷奶奶当年就和吴冠中住一个窑洞,睡一个炕上,那时侯,他家并不是旅店,直到最近十多年,才正式改成旅店,而最常光顾她家的还是喜欢画画的人。据李银兰介绍,李家山共有三家旅店,分别是“李银兰家”、“李建新家”和“黄河人家”,有时来的美术系学生太多,三家旅店安排不过来,就让学生住到其他老乡家。

  游客一起“蹭导游”

  游客们经常在一起“蹭导游”。这里的导游大都是李家山村的大闺女、小媳妇,花三十块钱就可以请到。导游最喜欢讲的是李家山村建造的历史,李氏财主的故事。碛口商阜繁荣时期,李家也插足于商业。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动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观看,见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风翼了,于是选了这块宝地。村里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

  (下转D1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