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全市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鼓励老人居家养老
| ||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李万钧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居家养老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按照北京“9064”的养老服务规划,到2020年,除了约4%的高龄、独居,(半)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养老院外,约90%的老人,适宜居家养老;还有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
什么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应服务于哪些老人?近年来,陆续成立的社区托老所,在政府工程和市场需求之间,兜了不少圈子,也因生存压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逐渐摸清社区养老的定位和方向。
【现状】
形式多样吸引老人
重阳节。一大早,家住海淀八里庄地区的何金花老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伴备好两餐饭,就出门了。73岁的她,将参加玉渊潭社区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组织的植物园游览活动。
20公里外,70岁的李贵良老人早早来到西长安街为老服务“幸福家园”,他是老年自助学堂里最受欢迎的老师。9时整,还有十几位同龄的“学生”要向他学习如何玩儿转相机。
一年前,在厚朴社工事务所年轻社工的协助下,20多位经常在“幸福家园”活动的老人,组建了互助养老组织——老年自助学堂。不仅仅是生活的相互关心,有特长的老人,通过自荐、他荐,成为摄影、京剧、绘画、英语、计算机老师……共同学习。
再向东,酒仙桥街道出资建设的高家园社区助老服务站,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空置后,正式委托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商“青松”运营,常设医生、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可随时为老人提供各种健康评估,专业的生活护理和康复理疗等服务。
开放日,免费的服务体验,吸引了不少社区里的老街坊。每月1300元的日托服务费用,尽管还有不少老人“嫌贵”,但他们第一次在这里了解到,原来居家养老,除了老年餐桌、便民理发,还可以就近享受到很多专业的照料服务。
上述社区助老服务机构有一个统称,叫社区托老(残)所。据北京市老龄办统计,北京市城乡已先后建设社区托老(残)所4397个。不过,这仅仅只是完成了空间和布局。目前,部分托老所闲置,多数托老所混同于社区活动站,为老服务功能尚未完善。
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社区养老,将作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过渡“桥梁”。而社区托老所的定位,不仅仅是对特殊需求的老人进行日间照护服务;专业的服务充实在社区,也将拓展居家养老的服务的平台,吸引更多老人居家养老。
【尴尬】
定位不清难获补贴
目前,到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日间康复照料的老人,已有30多人,最远的,住在广渠门,每天早晚由儿女接送。
但是,这间大受欢迎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至今只有10张床位。
“不是我们不愿扩展,而是身份尴尬”,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赵主任坦言。
按照卫生部门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不与医院混淆,一般不能设住院床位。
赵主任介绍,现有的10张日间照料床位,是海淀区公共委和海淀区民政局协调后,以养老服务创新项目的方式在探索运作。因此,“照料中心”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床位费”也无从收起。
遭遇身份尴尬的,不仅仅是玉渊潭一家。
李红兵介绍,虽然社区托老所绝大多数由基层政府,如街道办出资建设,但因为多年来一直定位不清,缺乏专业人员和服务,总体运行状况欠佳;至今,在养老服务市场当中,还没有明确的身份。
目前,在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统计的406家养老服务机构,只包括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和养老院,尚不包括社区托老所。
至于目前一些公办民营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像养老院一样,按月收费。李红兵表示,这些费用只能是按服务项目打包收费。
由于身份尴尬,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有些托老所通过改革,已经承担了社区养老服务,但难以像养老机构一样,享受政府补贴和支持。“这也是阻碍很多社区托老所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路】
政府扶持社会运营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北京市老龄办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纯老年人户人口已达到45万人,他们多数是空巢或独居老人。
李红兵认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刚刚浮出水面,缺乏市场规范,需求也明显。
那么,“政府的责任,首先要把标准定出来,给市场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二,要给扶持政策,培育专业化的队伍,把服务做进去。”李红兵认为,社区托老所应由政府协调空间,投资建设。但要让社区托老服务准确对接老人需求,应交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
经过一年的尝试,西长安街的老年自助学堂,终于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将面向街道十几个社区,公开招募“学员”和“老师”。
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好消息,“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的日间照料床位,有望获得身份;明年,计划由政府资助,增扩床位。
在李红兵看来,社区托老所,未来有望向两种模式发展。一是做成能住宿的托老所,相当于进入社区的小型养老院。另外一种,兼顾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的中介和展示平台,在那里,包括医疗保健、康复理疗、营养配餐、精神慰藉,所有老人需要的服务,都可以引进”,李红兵说,今后,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主要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提供,但当市场和公益行动都不能解决时,“政府需要兜底”。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加紧研究社区托老所的身份和定位,争取尽快对社区托老所有一些明确的政策支持。
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李万钧亦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居家养老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 个案
七旬老人守着家门口养老
“人老了,还能有年轻人陪着出来走走,真好!”因为严重的心脏病,73岁的何金花这些年陆续装了四个支架。但儿女们工作忙,还要照顾孙辈,她一个人伺候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行走不便的老伴。
“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一起也就5000块钱,像我们这种情况,好点儿的养老院住不起,也住不进去;那简陋的,我们也受不了,还不如在家”。
幸运的是,何金花所在的海淀八里庄地区,去年成立了北京首家设在社区医院里的托老所——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照料中心”。
由于获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这家承担“老医结合”探索责任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诸多服务免费向老人提供。
“每周去测血压,验血糖,医生指导用药、锻炼,还有专门的活动室,可以喝茶看电视,也可跟大伙一起打打麻将,喂喂鱼,都不收钱。”何金花掰着指头算,除了定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些医保报销90%以上的降压降糖药,她的社区托老生活,基本没花过什么钱。“这比住养老院好啊,守着家门口,花费也少,身体改善了,心情也和顺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