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官员内疚不能只是因为“被盯着”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一家之言

  外在的关注、审视,还需要内化为官员自觉自愿的行动,即表里如一、恪尽职守。

  在陕西省安监局日前召开的干部大会上,接任“表哥”杨达才的新任局长赵政才要求,安监干部要时刻想着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慎言慎行,自律自重,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时应该内疚,应该有负罪感,应该承担责任。(10月23日《华商报》)

  相信很多人都听懂了这番话的潜台词,即官员不要再像“微笑局长”那样不分场合地“放松”,而应该多一些自警意识、防范意识,言行举止、神情笑貌都要合乎身份和处境,以免被周围“无数双眼睛”盯上。

  需要指出的是,官员面对重大灾难时的内疚感,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不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能只是因为社会上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才不得不如此表现。

  杨达才已因严重违纪被撤职查办,有消息称,其涉案金额巨大,存款涉及多家银行。纵观整个事件的过程,杨达才的落马,导火索是其不合时宜的微笑,但仅这一点不足以撼动堂堂安监局长。而是他长期以来的违纪行为和由此聚敛起来的财富,使得他一旦引发关注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可见,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微笑,而在于杨达才绽放笑靥之前已深陷腐败。

  当然,如果官员都能够意识到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进而低调内敛,谨言慎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仅有这些表象还远远不够。具体而言,其一,外在的关注、审视,还需要内化为官员自觉自愿的行动,即表里如一、恪尽职守。否则,很有可能只会加剧官员的作伪,甚至是人格的分裂。

  其二,作为外部监督的一种路径,公众的围观还应该得到现行制度的积极回应,并通过诸如政府信息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等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对官员行止的约束和规范。

  换言之,“无数双眼睛”一旦上升为制度性的严密监管,进而成为官员普遍的“内心的律令”,那么,官员失态的情形就会好得多。

  官员的权力来自民众个人权利的让渡,当然应该时时处处接受民众的打量。这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更不是逃避的理由,而是必然的代价。面对数十人死亡的惨剧,面对人世间众多的伤痛,一个有良知的官员当然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内疚,感到责任未尽,感到芒刺在身,这既是最起码的政治伦理的要求,也是一个现代官员应该具有的健全的行政人格。

  □胡印斌(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