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摩登周刊·序言/目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摩登周刊·序言/目录
上一篇

抓住香港的生活文化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杨棋彬 香港时装设计师 协会主席

  香港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市场狭小,竞争不但激烈而且更是明显,因此淘汰机会非常大,经常面对严峻的营运考验。加上高地价政策,店铺租金异常昂贵,在汰弱留强的零售市场里,形成只有资金雄厚、连锁、集团式经营或及上市的大公司才能得以生存,因此成功的大多是优闲时装,亦是一般大都会里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香港这个既狭窄亦严峻的市场环境里,亦有一班本地设计师以中小企模式营运,他们之所以能长时间生存当然是有固定的支持者。在与国际品牌的对衡下,何以获得顾客的支持?

  原因在于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均能反映香港人的生活文化,切合顾客需要而获得支持及得以有生存空间。

  说到东西融合的风格,其他亚洲地方的设计,如台湾是民族风较多,日本是本土风格较强烈,相对只有香港真正展现出东西融合的风格。这种风格特色是如何营造出来的?便要追溯到香港乃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殖民地背景造就香港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都会,港人接受英式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西方文化的熏陶,然而底子里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中西融和的香港特色。

  这种以西方悠闲感为主,具现代个人风格,亦保留中式含蓄作风的香港特色均可以从三位设计师的作品中感受到。

  张路路的女装糅合东方和欧洲的优雅,加上浮夸的70年代早已过去,现在讲求低调时尚美。她喜欢天然纤维的衣料也反映出现代人重视环保的观念。

  张国威的服装则展现出时尚男女保持身段,追求健康与活力的现代都市生活,也是香港人的生活模式。

  郑兆良以高级订制礼服闻名国际,其礼服既展露西方的高贵及华丽,亦具备中国人骨子里的典雅与含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然是旗袍式礼服。

  透过三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正好反映着香港人中西融合的文化特色,让香港更能融入国际社会。

  现今全球电子化,信息极速传达,地理距离拉近,文化交流频繁,是无国界的时代;但早在数十年前香港已打破地域界限将中西文化结合,成为一个国际化都会,虽然介质不同,意义却一样,这样是否意味着香港早已先行一步?

  其实未来所谓的国际性,早已因客观环境在香港形成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