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在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在读
下一篇

王石读基辛格从“震撼世界”到建设世界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论中国》
亨利·基辛格 著
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68.00元

  【名人在读】

  从41年前那次著名的秘密访问开始,基辛格博士几乎每年都会到访中国。无论两国的领导人如何变换,这位并不会说中文的美国外交家,几乎成为了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沟通渠道之一。去年,他的《论中国》在美国出版,而今年终于介绍进了国内。

  不得不说,《论中国》是一本文体上很特别的书。基辛格博士在第一章就大开大合地总结了中国4000年的历史,命名为“中国独特性”,并对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不同的战略思维定调:中国是围棋式的“以势取胜”,而西方则是国际象棋式的直来直往。这一根本分野是贯穿整本书的主线。行文仿佛辜鸿铭这样意欲定义中国国民性的大师。

  第二到第七章则对中国近代史和中美关系进行梳理。在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深受哈佛学派的影响。第八章之后又开始换用第一人称记述自己在中美关系解冻中的回忆。十一章以后,第一人称的记述开始变少,文体上更像普通的当代地缘政治分析文章。这样的组合,更像是一位19世纪的全能思考者。对基辛格博士这样的国际大战略实践者而言,或许只有这种古典意义上的全能论述才是合理的。

  每一位作者在写作时都会有言说的对象,我更好奇的是,基辛格博士这本书的对象到底是些什么人:他在书中对很多人物的臧否肯定会受到美国学者的质疑,而对另外一些事件的判断则不一定会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为了让各方读者都能接受他的观点,这本长达600余页的书中还是有很多欲言又止:在中文版309页的最后一行,谈论“毛泽东时代的结束”时,他说:“自从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部的政治运作以后,我现在认为毛泽东的话有更多的含义”。但翻到第二页,却不见他论述这些更多含义是什么。如果细细翻阅他的注释,会发现这位将近90岁的老人还在大量引用杨奎松、沈志华、甚至张戎等中国学者最近几年以中文写作的研究成果。即使有研究助手,这也是很难得的。但从行文中看,他似乎又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没有受到这些学者的影响。

  直到全书后记“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博士的真正意图才体现出来,他把现在的中美关系比喻成一战以前的英德关系。中国是地缘政治中的新挑战德国,而美国则是力图维持其全球霸权的不列颠。一战的悲剧结束了整个欧洲在世界历史上的统治地位,无论英德都是这场长达30年博弈的输家。博士自然不希望中美重复这样的历史——这或许是这位老人在国际关系舞台上活跃50年的最后呼吁。这本书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给中国或美国的读者看的,而是希望太平洋两岸的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制定者们都能解读出利于长期合作的理论体系。

  我个人当然认同他的愿景,更赞叹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出生于1951年,恰恰是中美冲突的顶点,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整个冷战,深知现今全世界的繁荣与进步,离不开合作与共赢。

  中美关系的解冻、发展与起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中有着很大的份额。40年前,我还在新疆的部队里当兵,窝在被窝里自学数理化。一夜之间,曾经的副统帅“叛逃苏联”,而曾经最大的“帝国主义战争贩子”美国总统与毛主席谈笑风生。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时代就要发生巨变,却对未来不知所措。除了《新闻简报》里周总理端起的茅台和基辛格博士的大鼻子,我所能回忆起的,只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紧张。此后,无论是邓小平访美,80年代的价格闯关与体制改革,甚至90年代的中美再次和解,基辛格博士都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今天,当我在基辛格博士的母校哈佛的校园里阅读他对那著名的“震撼世界的一星期”第一手回忆时,我真能感受到他和尼克松总统当年的和平努力,深深影响了当年万里之外的一名20刚出头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命运。如博士所言,希望未来的40年中,中美之间不是“震撼世界”,而是协力建设世界。

  □王石(企业家,万科公司创始人,2011年赴美,游学哈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