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关注
上一篇

凌志军 理性抗癌,感悟重生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康复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凌志军。

  凌志军在抗癌过程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方法,而他的人生感悟也较以往更豁达。就此,记者和他做了对话。

  态度 对疾病要理智和冷静

  新京报:你以前当过兵,之前的生活经历也很丰富,我感觉,你是比较坚强的人。当你被医生宣布恶性癌症的时候,你内心是否有一种恐惧感?

  凌志军:除了抑郁病患者,在死神面前任何人都会恐惧,我也一样。像大多数健康人一样,我对癌症的认识,就是它是一个绝症,而且也目睹身边很多人很绝望地、很痛苦地死去。当医生宣布你是癌症,而且只有三个月时间的时候,你可以想象,那时候恐惧是很强的,而且想到后世、想到死神降临,甚至想到了遗书,也想到了很多在健康人的状态下你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那些事情。

  新京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你的理性和冷静要比平常的人超出很多。在生死大考的面前这么镇静,有如此强大心理素质和力量,是否和你以前的经历有关?

  凌志军:当初医生说我脑转移瘤的时候,我和医生分析病情,对医生的话提出一些疑问,医生都觉得很惊讶,觉得我好像在说别人的病。有一点要明确的是,大多数的病人家属会瞒着病人,所以这就很难去理性地面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可能大多数经历的事情比较多,顺境、逆境都经历过一些,而且对人生的看法相对来说通透一点,或者说有时候有点糊涂,但是自己冷静下来慢慢想,比较容易想明白。

  新京报:但是我估计,像你一样的同龄人,肯定有很多都做不到像你这样的镇定、冷静和理性,这里面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凌志军:我必须说,其实周围的人很重要——如果周围的人能够冷静、理性,而不是在你跟前造成一种很紧张的、很激烈的、很偏激的情绪的话,对病人会很有好处。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比较好的情况就是我们有默契,互相之间不会有隐瞒病情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很心平气和地去谈论这个病,去分析各种各样治疗手段的利弊,去分析哪个医生是值得信任的,他们的冷静和智慧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我的妹妹、哥哥和家人,大家齐心协力,运用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我得到他们很多方面的帮助,不管是直接的、间接的还是无形当中的鼓舞——癌症患者周围的亲友是非常重要的。

  兜里有钱的病人喜欢说,我有钱,你们想怎么治就怎么治,用最好的药,找最好的医生。没有钱的人呢,还可以找媒体募捐。但是,把大笔的钱很容易诱导过度治疗。医院的利益和医生的利益建立在给癌症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医生通常给一个病人治病的潜在条件是两个:你有多少钱;你的身体基础好不好。你要是有钱,身体底子又好,这就构成了他们给你下狠药的基础。在有些情况下,有钱恰恰不能救你的病,反而害了你。

  策略 要辨别哪些医生值得信任

  新京报: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之前你可能在从事的新闻行业中所知很多,你在书中也强调,不能盲目地相信医生。在你自己亲历了之后,你是怎么看医患关系的?

  凌志军:病人通常有两种心理:第一,我不懂医,不听医生听谁的;第二,医生都是王八蛋,不能听医生的。我想这两种心理都有问题,都会导致自己犯错误。

  我自己的感受是看病是一件很受罪的事情,去看病常常是很难受的事情——不是疾病带来的难受,而是看病的过程当中种种的问题。

  的确有一些医生不怎么样,医生也会犯错误,我遇到好几次,所以对医生的话不能盲目。但是,也的确有好医生,医术高明,道德水准也很高,这样的医生不难找到,我就碰到好几位。癌症患者对医生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实我从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医生不仅救了我的命,而且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引导着我的康复之路,甚至他们的错误也让我学到很多。

  还有,犯了错误的医生不一定不是好医生。实际上,那些有热情有办法去发现新证据,并且根据新证据迅速修正自己错误的医生,更值得信赖。

  新京报:我还注意到你写到的另一句话,很多人是因为过度治疗而死亡的。就你接触到的情况,过度治疗是怎么形成的?

  凌志军:过度治疗其实不是我说的,我是转述医学圈里面专家和医生的话。他们这些话和我的个人体验比较吻合。我觉得,全世界都有这样的问题,也很难说就中国存在。

  有时候,医生会告诉你一个很新的、很绝的技术,贵一点,但怎么怎么好。我做手术时,就问医生能不能来个微创的,因为听说那怎么怎么好,就算多花钱也愿意。我的手术大夫是国内最早做微创手术的人之一,很有经验,但是他对我说,传统的手术能把问题解决得更牢靠,因为它成熟。我听了他的话,结果手术很好,不就是身上的刀口长点儿吗!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要特别明白这一点,癌症病人最大的难关不光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很多的癌症患者后来得抑郁症,也是因为心理这关过不去。因为一旦进入这种状况,他会受不了,觉得我怎么那么倒霉——其实不是,你是进入了生命的另外一个境界,你理解了这一点,对于你的疾病康复是大有好处。所以不管是生病的人也好,不生病的人也好,迟早都会悟到这一点,我是被动的,但是我希望有人能够主动悟到。

  感悟 要知道生命还有另一面

  新京报:从被诊断出来有癌症,然后到现在接近于正常的状况,你在人生观方面有哪些改善?

  凌志军:重新体验了一把生命,跟过去感觉不太一样,过去很多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情,现在觉得不那么重要了。

  生命是不断增加又不断减少的过程。如果在50岁之前你是不断增加,到了50岁之后,你开始慢慢减少。你在50岁之前不断地获取,每一次获取都有成功;50岁之后你不断地失去,你的身体越来越坏,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小,你的朋友也开始越来越少。

  一生病,你会觉得这个进程非常清晰,但是大多数人不会感觉到这个很清晰的过程,实际上有时候减少比增加还要美好。这也许就是“知天命”的一个道理吧。人生美好的东西不光是灯红酒绿、功名利禄、成功、鲜花、喝彩、赞扬,有时候,安静、没有人打扰,就像这里,一片湖水、一个山坡,一片绿草地,其实也很好,都是生命当中美好的东西。

  新京报:有的人虽然也身患绝症,但是他还是抛不开你说的这些,甚至有人最后一刻还处在第一线,在冲、在跑,你怎么看这种状况的?

  凌志军: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整个社会要求大家就是这样子。现在我想说的是,当你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知道生命还有另外一方面。包括新闻行业,现在都有一些年轻人猝死。这就做得太过了,不要等到像我这样才能明白。

  新京报:如果有一天你完全恢复到和患病之前一样健康了,你还会和原来的生活状况一样吗?

  凌志军:恐怕不会了。因为我没有把握让我的身体还能恢复到我生病以前的状况,直到今天我都不能说。就算我还能工作,跟原来的心情也会不一样。原来一天12个小时,一周七天的工作方式肯定是不会有了。

  C08-C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