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名家特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名家特稿

为教育重新召回灵性、魂魄、神圣性

朱永新:为中国而教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从左到右分别是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的创始者加里·鲍里奇、日本“学习共同体”的创始人佐藤学、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华德福教育的代表本·切瑞和中央教育科研所朱小蔓教授。前四人联名签署《宁波宣言》。

  10月20日至22日,日本“学习共同体”倡导者佐藤学、美国“有效教学方法”专家加里·鲍里奇、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代表本·切瑞和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中国宁波,通过对话、研讨,对教育的文化价值与使命达成了以下共识,被称为“宁波宣言”。

  “宁波宣言”要点如下: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的精神发展。我们要为当今时代“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神圣的灵魂,使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这是我们以教育为目的,对人类过往文明进行重新梳理的最根本的原则,也是我们发表此宣言的目的所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培养具备理想追求和高尚道德的优秀人类。

  教育问题关乎百年大计及文化传承,我们特此刊发“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言稿《为中国而教》及秋风、王林海的评论,以期大家持续关注中国教育问题。

  新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所以,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新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这个使命在不断地清晰和明朗起来,在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把中国文化作为新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已经成为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第一,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追寻理想、深入现场、共同生活、悲天悯人的新教育精神,这明显受到了儒家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怀。

  第二,新教育实验提出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努力推动书香校园和书香社会的建设,希望中国的教师与学生、父母和孩子乃至更大的共同体,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

  第三,新教育实验把教师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号召教师以孔子为榜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为中国教师树立了人生楷模。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育者努力让自己朝向(或处于)一个“生生不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境界中。敬畏生命,呼吸经典,与更年轻的生命相互编织有限之生的不朽意义,书写自己职业生涯的传奇……这些,乃是身居其中的新教育人的内在体认,一种深切的生命体认、文化体认,同时也就是职业的认同。

  第四,新教育实验主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在实验学校推进“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实践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

  第五,新教育实验通过挖掘各门课程的中国文化元素,提出“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等主张,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以及开学日、涂鸦节等各种庆典和仪式,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第六,新教育实验提出“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通过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文化立信”等方面的学校文化实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文化精神,凝练生命精华,耳濡目染,行以成之。

  新教育:寻找文化的创造根源

  近十年来,有一种意识在新教育共同体中越来越明晰:教育必须有根、有魂。而新教育,与其说是想为中国教育打造可以流传数百年的成熟课程,倒不如说是想为“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灵性、魂魄、神圣性。而任何一个成熟的课程,也必须从文化和生命存在的根系中生出,且与悠久的历史息息相通,才能够是值得保存与流传的。对于中国大地上的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曾经富有创造性的中国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次复苏。

  因此,新教育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寻根,是寻找这一文化的创造根源,使得生生不息的创造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也因此,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它将越来越把自己与原初的儒家精神与道家思想关联起来,并以创造性地阐释那些塑造民族精神的经典为己任、为依据。作为栖息于此一文化、此一语言中的新教育,它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当前的语境下,重新活出“生生不息”“仁(不麻木,恕与爱)”“恻隐之心”与“浩然之气”的儒家精神,和“道法自然”“天、地、人、道”和谐四重奏的道家精神。

  创造一种本真的教育

  新教育人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创造一种好的教育,而首先不是成为创制心理学理论、教育理论的职业理论家,所以,在拥有一个自己体认的文化原点和一个自己确定的解释框架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以行动者的姿态,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哲学思考,纳入到教育生活的相应位置中,而最终目的始终在于:创造一种本真的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而在此种共同的文化诉求中,每个生命将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和存在境域,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叙事者,这一个个创造性的个体,将共同构成一道新的精神风景线。这样,我们的教育使命也在其中得到了安顿,既为中国文化的重建,也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找到归属。如此,学校将重新回到文化与社会的中心,引领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非道弘人,人能弘道。新教育人的使命,就是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我们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通过每一个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通过我们自己这个湍急的隘口,让中国文化这条河流奔涌前行。

  □朱永新

  文化传承就是慧命相续

  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从“理”“法”“术”三个字入手。理,是千古圣贤通过对天地的观察与内在生命的观照之后证悟所得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所谓“千圣所归”处,也是圣贤们常说的那个“一”字。但传承中国文化的入手处不仅在“理”,还在“法”。古人称法为“法脉”。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脉都摸不到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死了。脉以人传,它是活的东西。古人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以我们要知道“法”是古圣贤的用心之道,这是要通过过来人以心传心才能接续的上的。术,是具体的手段、形式、技巧,是古人留下的经验。师父传授须手把手、以肉传肉方能传递,学琴要一个音一个音、一口气一口气地传;学书要一笔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传;学武要一个招式一个招式地传,高等武道师父还要在学生身边看桩;学医和其他门类也都得因材施教,时时看管好学生成长的生机。

  理、法、术是一个东西,不能强调任何一个字,更不能拆开。有些人想学一招一式,自以为聪明,其实耽误了自己的一生;有些人缺乏恭敬,轻慢理、法、术,不下功夫,一百度水差一度也不会开,最后还是一场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全盘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依然不会改变这一景象,那么,我们是不是应问问自己是否保有了“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的能力呢?

  □王林海

  今日教育之文化使命

  我们欣喜地注意到,过去十年,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商业、政治领域的有识之士,对于中国教育体系存在的文化匮乏问题已有清醒认识,并纷纷采取行动。由此而有新式教育理念之引入,有现代私塾、学堂之兴起,有经典诵读之进入各类学校,有各类国学课程之进入商学院等等。

  我们认为,所有这些努力是在为中国教育史上即将到来的一个伟大时刻做准备,那就是,在飘荡了百年之后,回向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文化成之教育传统,从而形成为一个更为健全的教育体系:中国的、现代的教育体系。它是现代的,但它也是中国的。

  即将出现的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将会继续向受教育者传授普遍的技术性知识,但在此之外,它也会增加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以文化人,养成君子。为此,这个教育体系将会引入礼仪养成、德行培养、公民实践等课程,让受教育者不仅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之各种知识,更具有任何一个正常社会之健全生活所必需之礼仪、德行和公共精神。由此,这些受教育者可有更为完整的人格,更优美的个人生活,中国也将有一个更为合理的文化、社会、商业、乃至政治秩序。惟有具有文化自信,中国人才有可能在开放的世界中不至于迷失自我,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世界的多样性,并灵活地应对,发挥中国应有之世界历史作用。

  □秋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