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医院南区启动二期建设;天坛医院、北大医院瞄准南城
| ||
| ||
南城破解“看病难”进入加速时代
近日,同仁医院南区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响应“名院办分院”的号召,北京同仁医院作为自筹资金、首家入区的大型国有三甲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于2004年建成同仁医院南区(一期),一直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医院,也是北京东南区域唯一的三甲医院。
二期落成后,床位将从600张增加到1400张,服务范围将覆盖约100平方公里,日均门急诊服务能力达到4000-6000人次,服务人群约70万-90万人。
同时,天坛医院定址丰台花乡,北大医院瞄准大兴新城……南城的医疗资源将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提速”。
而在公共服务“提速”的背后,是近十年来北京南城的大崛起。
“王素珍”,付研穿着白大褂,站在诊室门口,笑吟吟地喊着下位患者的名字。
看到80岁的老太太在女儿搀扶下向诊室走来,她紧走两步,伸手去扶。
56岁的付研,是同仁医院南区综合内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
儿时,她已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救命”,救那些陌生人的命。
带着这个梦,她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1983年毕业后,留在了同仁医院。
从毕业到现在,历经两次“拓荒”,一梦就是三十年。
两次“拓荒”坚持“救命梦”
第一次“拓荒”,是在1997年。
当时,因为想圆“救命梦”,付研专注于研究心血管急症,并一度去法国学习。
上世纪90年代,同仁医院的急诊科还是一个依赖型的科室,只有专职主任和个别固定工作的医生,工作主要依靠各专业医师完成。而急诊又是公认的“烫手山芋”,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在没人愿意接手的情况下,付研主动请缨,被直接任命为急诊科主任,并着手建立“独立自主的全科急诊”。
那时候,熟识的朋友几乎都劝她再想想,而她想的结果,是毅然坚持自己的“救命梦”。
时间很快到了2004年,付研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拓荒”。
这一年的5月18日,经过两年的建设,同仁医院南区正式扎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北京东南区域唯一的三甲医院。
建院初期,南区首先建立起来的就是急诊科,于是,作为急诊科主任的付研只能是“两边跑”。
在她的印象中,那时的南城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被当地人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公共交通几乎没有成形,门口都是黑车,而她,每天坐班车回家,路上也要两个小时。
付研说,当时只要有病人来,医护人员“都高兴得不得了”。
曹秋梅是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她记得,刚来时被问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真是同仁医院来的吗?不会是骗人的吧?”没人相信三甲医院会在当地开设新院区。
曹秋梅坦言,当时很多医生并不愿意来南区工作,离家远,交通不方便,赚的钱又少。“被要求来的医护人员都会和领导讨价还价。”
更重要的是:没有病人。“病房收不满,重症不敢收”,有一段时间甚至是“无所事事”。
而现在,随着周边工厂企业的增多,居住人口的增加,南区的日均门急诊量,已经由2006年的548人增加到2011年的2129人,增长了近4倍。2011年的门急诊总量达到57.3万人次,年手术人数1.6万人,年住院病人1.9万人次。
组成“付团队”引来“粉丝团”
付研的从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建院不久,一位病人在就诊时对她说的:“现在这地方,以前就是我们家的稻田。”
这句话,让付研感觉责任很重。
她决心组建一支同样抱有“救命梦”的团队。
她曾带着同事把医院周边跑了个遍,摸需求,摸资源,摸转院,发现“病人少,不是因为医院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周边的病人少,而是很多病人压根就不知道新成立了医院,即使知道也缺乏信任感”。
在付研看来,医院要想吸引病人,不仅要有好的设备、技术,更要有好大夫。“病人不但是治好的,更重要的是看好的。”
对于“看”,付研的解释是:“药品很多医院都会有,疾病很多医生都会治,而‘看’,就是看住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特别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这些指标看住了,就会避免医疗风险和隐患,使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标。”
曹秋梅正是“付团队”的核心骨干。
在她的口袋里,随时揣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表格里,写着所有住院部病人的详细资料:姓名、性别、床位、病症、通联方式等。
介绍病人时,她几乎不用看手中的纸,随口就能说出任意一个病人的情况。
急诊科的小马大夫是名70后,手机里存着不少病人
地点:同仁医院南区
时间:9月25日
迎接十八大 记者基层行 【第29期】 之 南城医疗
的电话号码:“不少老年病人是慢性病,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医院,我要和他们及时联系,随时掌握病情,就像付主任说的‘看住’。”
来自大兴的李老太说,她和老伴儿谁不舒服,都会来同仁南区看病,以前来,看中的是同仁的“牌子”,而后来,吸引她的则是医生们的“口碑”。
现在,在同仁医院,付研已经有一个数十人的“粉丝团”——一些老年病人,每次来看病,都是专门挂付研的号。
打造“大南城”就医家门口
9月25日,星期二。北京已进入国庆、中秋双节前的“最堵周”。
69岁的张玉生,坐在同仁医院南区二楼付研诊室门口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窗外。
下午四点一刻,窗外天色阴沉,飘着零星小雨,水珠顺着玻璃缓缓流下。
开车来就诊的张玉生,挂的是下午最后一个号,但他似乎并不着急。
他说,岳母七年前曾患大面积脑梗塞,长期卧床,这七年间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肺部感染以及食物误吸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每次发病都十分危险,但每次,都被成功抢救了过来。
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离家近,抢救及时。“开车看病只要两分钟”,家门口的医院让张玉生觉得心里有底。
2004年,同仁医院南区建成以前,张玉生要给岳母看病,“最近的医院就是宣武医院,开车过去要两个小时。”
“医院人多,路上车多,每次看病,就像赶庙会一样。心里那个急啊,就甭提了。”提起以前的诊治经过,张玉生直皱眉头。
80岁的通州离休老干部王素珍也有同感。
老人去年曾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阜外医院就医。
“早上六点多开车出门,整整一天,晚上才回到家,排队等得吃不消,只好到门口的台阶上休息。”她的女儿说,“老太太当时都给折腾散了。”
“但是没办法,附近没有一个三甲医院。”不过,自从同仁南区落户后,“看病方便多了。”
他们的病友中,有来自亦庄的,有来自通州的,还有来自大兴的,来自廊坊的,甚至有些是来自天津的。
赵女士退休前在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她介绍说整个大南城地区,只有这一家三甲医院。
付研有一个来自廊坊的病人告诉她,当地的一个楼盘把同仁医院写进了广告里,称这是距离廊坊最近的三甲医院。
现在,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同仁医院南区作为北京市开发区的区域医疗中心,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居民不断增多,到医院南区就诊的病人也日益增加。
在这片曾经的“稻田”上,付研有了一个更远的目标:在现有120急救站的基础上,建立南城区域医疗的抢救中心,“挽救更多的生命”。
付研 同仁医院南区综合内科主任
“新楼将建成,新拓荒开始了”
9月25日,微风,细雨。
站在同仁医院南区的门诊大楼前,付研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伸手指着大楼说:“这个地方曾是稻田,转眼就成了医院。”
顺着门诊楼西侧的甬道往北走,路西侧是一个大停车场。保安正引导着准备进入的车辆改停他处。“我们刚来时,这还是一片花园。医院刚建立不久,病人不多,中午还能抽空到花园里散步呢。”付研说,短短几年,随着求医者数量直线上升,现在不少司机干脆把车开到住院部大楼北面的空地里。
继续往北走,穿过一个小便道,走到空地前。这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停靠的车多了,在草地上轧出一片空地。
拢了拢被雨水打湿的头发,付研对着这片“荒地”说,9月28号,同仁医院的二期工程就启动了,要不了多久,新的医院大楼将“站立”在这片“荒地”上。
她伸手指着头顶,说到时候会有一个走廊,把两座大楼连在一起。
临近退休的付研说:“新的‘拓荒’开始了,这就要靠我的团队和同事们,继续我们的‘救命梦’。”
方来英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
引导优质医疗向南城转移
南城医院少,大医院更少,居民只能到中心城区看病,这是人们对南城医疗的固有印象。
为改变现状,北京市一直在勾画新的区域医疗资源布局蓝图,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等首都行政区域功能定位,逐步引导“扎堆”中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南城转移,向新城区转移。
从南城本身来看,以大兴区为例,它作为城市发展新区,产业人口、常住人口都迅速增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在迅速提升。但目前,大兴区常住人口约136.5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编制床位3.45张,而每千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床位仅1.85张;仅有同仁医院南院一家三级综合医院,位于亦庄,大兴中心区居民到此看病并不方便。因此,大兴属优质医疗资源缺口较大的区域。
2011年以来,在北京市卫生局的引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正式托管大兴区中医院,通过南迁、办分院之外的新形式,整合现有医院资源,向大兴城区输入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将创办分院的目光瞄准大兴。目前,北大医院南院区已定址大兴新城,相关部门与医院协调,正在积极准备筹建工作,新医院将以北大医院的优势学科:妇产科和儿科为主,将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兴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新京报记者 高明勇 魏铭言
王爱军 于德清 亦庄报道
【下期预告:大六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