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保卫我们的生活

2012年11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我不是潘金莲》
刘震云 著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版
定价:29.80元
《霍乱时期的爱情》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杨玲 译
版本:南海出版社
2012年9月版
定价:39.50元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周质平 著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定价:48.00元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美)陶涵 著 林添贵 译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2年8月版
定价:68.00元

  □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诗人里尔克说,在秋日,“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也许我们可以窜改一下他接下来的诗句,就醒着,读书,在书籍里来回游荡,当着落叶纷飞。阅读,当然不能颠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这样的事实,孤独的依然孤独,不幸福的也没法夸耀幸福,但是,没有房屋,还是得动手搭建,我们的生活,还是得靠自己来保卫。

  把这一季的好书串起来,将是一帧华丽顽强的自我建设的图景,我们可以穿过刘震云的荒诞故事,直奔我们真实的生活,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鼓励下,用生活去抵抗残缺、限制与孤独;为了建设更好的生活,让自己的努力融入社会发展的轨迹中,我们得重新思考胡适之为何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转向“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然后马上会发现胡适的温和理性的思想,在萧功秦笔下再次出现,所谓持中之道,重视经验,其实就是摆脱想象与幻想,回到此时此刻的生活中,专心面对踏实建设,而非循空蹈虚彼此相欺。

  林毅夫和郭凯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者,前者注重理论创新,热心构建一种有效的模型,以解决现实经济的困境,而后者则注重知识与理性的功效,借以理解社会经济的运作之道,可以说,林毅夫有改变世界的开阔情怀,而郭凯则是直面当下的生活的,两人都有所担当,分别从宏大与细微处,期待我们共享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读者可各取所需,无论是否有用,拥有更多的知识,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自由以及谦卑。

  谈谈这一季的重要作者以赛亚·伯林吧,他的传记作家伊格纳蒂夫曾多次提及,伯林具有一种退缩的旁观者性格;他喜欢在一个安全距离之外,观察周遭发生的事情;而如果必须进场,他总是设法透过另外一个身份表达自己,他非常刻意地维持自己的冷静与理性。但是在他的生活中,他却是一个绝佳的交谈者,不惮与人分享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见解。交谈,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命题。暂且搁置学术层面的思考,读伯林的书信,你能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的。

  《我不是潘金莲》

  当现实与想象同样荒谬

  为了维护一个新生命“合法”的生存权,农妇李雪莲执拗地与世俗人情、法律体制抗衡,然而在制度与人性相互毒化的社会里,要求人们给予同情与理解,要求法律给予正义的审判,实如旷野的呼唤,持续的抗争只换来哀莫与心死,于是,自杀成为她最后的归宿。

  如果没有特定的生活经验为阅读背景,刘震云的这部小说,仿佛在以幽默狡黠的语言,重叙卡夫卡式的现代主义荒诞故事,主人公以恨意胁持并壮大自我,当她所恨的对象消逝于世,她自身的存在也失去了分量。而一旦我们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持有足够的体察与关注,这部小说就冲出象征与荒诞,径直奔往现实与写实,在虚构的故事中,照见我们时代的真实。

  因此,这部小说,既可以成为文学批评家们所钟爱的文本,它所呈现的荒诞,允许他们进行抽象解读与过度诠释;更可以用来测试读者对当下现实理解程度。深味现实者,必服其构思之巧妙,叹其讽喻之精当,同时钦佩作者敢于直面当下、反思人性,用能说的故事道出无法言说的现实。

  《霍乱时期的爱情》

  用生活抵抗掠夺与孤独

  关于这本文学名著,已经有太多的赞辞,它入选我们的秋季好书,只因为它是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感谢这种文学之外的理由,让我们在此推荐并不惮给出我们的赞辞。

  在1981年诺贝尔获奖演说中,马尔克斯说,“面对压迫、掠夺和孤独,我们的回答是生活”,四年后,马尔克斯带给人们的,正是这本极富人性且充满生活气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们可以在极致的孤独中,洞察人性的底色,而在人类的爱情中,我们几乎可以窥见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的缩影,也正是如此,严肃的作家不会将爱情故事叙述成一个男人和女人的爱恨,而是细细雕刻生活的铺展与绵延。这部小说可以说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爱,忠贞的和淫欲的,方生即死的和永生永世的,而小说的主角则是痴狂一生的爱恋,故事中,爱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告别,比死亡还漫长还艰难,然而就是在这告别中,人用琐碎的生活确立了生与死的距离,也抵抗了孤独、压迫与掠夺。

  以爱的名义来观察并构建私人生活,与以特定的观念或理论来理解及筑就社会生活,这恰是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人类为自己创建意义的相似路径。

  《光焰不熄》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的身影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随处可见,于学问之事上,他在义理、文章、考据三大领域中皆有建树,且独创新局,别开生面;就社会改革而言,从礼教改革到妇女解放,从个人主义到“好人政治”,世变时新,他参力其中,其言行举止,皆受人瞩目,引风气之先。他相信“功不唐捐”,踏实践行“立言、立德、立功”,苦心培育“自由民主”之根,为后人留下可以继承与发扬的传统。

  纵世事变迁,他未曾以英雄自居,却以公敌受责,然光焰常新,经历了一个极端偏执的时代之后,仍然跋涉在极端偏执的余波中的人们,重新追求冷静、克制、理性、温和,胡适再次成为一种参照。

  本书是周质平多年研究胡适生平与思想的结晶之作,既有胡适与其同时代学人的比较研究,亦涵胡适思想的纵横探讨,史料详实,视野开阔,且亲切可读,借作者之分析洞察,及我们的后见之明,我们既可以从中看到民国时代社会思潮的各种面向及其果效,也能窥见思想史上个人命运的转折与跌宕,与此同时,在对比与剖析中,更能明辨胡适的为人、学识与情志。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勘探蒋氏人生

  还原历史真相

  蒋介石以其身居要职,及经历之复杂,影响之深远,历来争议不断,加之历史真实面貌尚未充分显露,有些看似已定的结论与共识,无论下得多么谨慎,多少会因匆忙而有失精准,故而,实难以用文字呈现其人生与现代中国的互动图景。

  陶涵先生知难而行,尽其所能,收集、阅读、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访问了与蒋氏人生有紧密联系的人们,著成此书,如小说般细叙蒋氏一生。

  历史充满各种偶然与可能性,甚至夹杂着有求之不得的痛楚,与失而复得的欣喜,也有择善却得恶果的悲剧。陶涵笔下的蒋介石,秉持儒家的服从、和谐、稳定与务实的观念,又有孙中山的改革理想与训政主张,坚定追求以儒家即基督教价值为基础的现代政权,其政治遗产仍有高度争议。

  诚如史家杨天石所言,陶涵以异邦人的身份,既能沉潜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又以其经历、教养与思维方式,超脱于中国历史之上,摆脱原有党派、政治团体之间的恩怨情仇和利益需要,以还原历史真相为目的,故而书中某些观点,虽不能完全服人,但其所叙史实我们则必须面对。

 ■ 推荐团队

  萧三郎 涂志刚 朱桂英

  张弘 姜妍 吴永熹 邓玲玲

  曲飞 于丽丽 刘雅婧 江楠

  实习生 黄盼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