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秋季书选
下一篇

文学类图书

2012年11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这是邱妙津用生命在写的一本爱情之书,所以它动人。一个25岁的LES,在巴黎,用剪刀刺入自己的心脏时,她是抱着必死之心的,有时候死比活着需要更大的勇气。而就在她自杀之前,她用自己的血泪写下书中的这些文字,寄给远方的朋友,诉说的都是自己对一个女子的爱恋。她的爱那么没有缝隙那么紧密,那么决绝那么惨烈。有时候你不禁要想,她到底爱的是那个女子,还是在爱她自己?

  《高铁》

  (韩松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9月)

  《地铁》之后写《高铁》,不过此《高铁》非彼“高铁”,里面蕴含的还是大量的科幻元素。但此《高铁》又的确是韩松根据近些年高铁本身的快速发展得到的灵感书写的故事。在讲述科幻故事的同时,他也在行文间注入他的思考,在后记里他提到,“在高速运动中,我很快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车外的景物,与乘坐低速列车时看到的,已然很不一样……”我们的速度是提升的,但是我们的文明进程一定是前进了吗?碎片生活的今天,我们一定要什么都那么快吗?如果读了故事的同时也有类似的思考,想来也不错。不过也有人好奇韩松下一本会写啥,毕竟《绿皮火车》已经有人抢先写了。

  《在意义天际的写作》

  (阿多尼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9月)

  这是阿多尼斯在中国的第一本文集,书名符合他的诗人身份,富有诗意。有时候你很难界定,在一个作家身上,政治的成分占到多少才是合适的。不管是读这本文集亦或是听阿多尼斯谈话,阿拉伯政治总是渗透其中,当然,政治也可以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本书里也有诗人对中国的观察,尤其是三年前的北京上海之行,他记录下了他在这里见到过的每一个人,甚至包括采访过他的记者,可惜没机会问他一句,记录详细到这种程度的意义是什么。

  《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

  (大卫·米切尔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

  这一次米切尔选择的是一本历史小说,他说这对他来说是新领域,因为他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他选取的真实历史背景其实并不算他最熟悉的那个部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荷兰商馆在日本的这段历史,尽管他有一个日本太太,他本人也曾经在日本居住过八年。你不能说这是一本不好看的小说,但是你没法说这是一本伟大的小说,在深度上这本书距离伟大的小说显然还有差距,而伟大的小说通常都在小说史上具有某种创新性,这个部分在这本小说里也寻觅不到。可是话又说来,能把故事写得好看,想叫人读下去的小说家也并没有那么多。

  《平心》

  (李敬泽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

  所谓平心,亦如李敬泽所言“平心静气、平心而论、平常心,都是做不到的,心向往之”。在《平心》里他平心静气地絮叨起他眼中的文学观。比如谈到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文学时,他特意提到了两岸的差异性问题,他认为这种差异是两岸以各自的方式拓展了母语,这种差异是历史遍布伤痕的遗产,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意外馈赠。他不担心今天没有聪明人,他担心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他才突出“平心”二字。

  《奇迹集》

  (黄灿然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少有的国内诗人诗集入围好书榜单,在黄灿然的44首诗歌里看似描写的都是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景象,下午的大街上,浪费生命无所事事的人,电车或是路边的一个老人,在公园长凳上谈心的母女……黄灿然一点都不怕有人说他的这些诗肤浅,恰恰他认为,自己整日都在想深邃的事也难得肤浅。可仔细阅读这些诗歌,你或许就会明白卡尔维诺的那句话——深度在哪里?深度是隐藏的。隐藏在哪里?就隐藏在表面。

  《安魂》

  (周大新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

  书评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C04秋季书选

  秋季好书选

  责编 吴永熹 图编 倪华初 美编 倪萍 责校 庄文湄

  1902年,马勒完成了自己的《亡儿之歌》,献给他的故去的儿子。今年周大新完成了《安魂》,在书里有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反思。故去的儿子被赋予一项权力,可以在天国采访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价值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许读这本书我们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适时停下脚步的思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