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宝琴工坊
艺术园区的新元素
10月28日午后,深秋的太阳似乎仍然炽烈。在朝阳区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刚吃完午饭的张安,走出飘散着阵阵木头香味的工作室“宝琴工坊”,牵着自己那条已经养了四年的爱犬“拳击手”,跟璃墟的马师傅一起,一边遛狗一边聊天。
张安入驻一号地,为这个艺术园区增添了一个新元素,因为他并非美术、设计类的专业人士,他所擅长的是制作小提琴。张安是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理事、国内顶级提琴制作师。
宝琴工坊门前的停车场上停了不少汽车,空处的小草还透着浓浓绿意。看到陌生人靠近,忠诚的拳击手不停叫唤起来,主人张安则温和地笑着,向宝琴工坊门前的客人打招呼。
2010年,张安受朋友邀请来到一号地,这在制琴师圈子里引起了相当的轰动。“制琴师的工作室几乎都在郊区、农村,据我所知没有在艺术园区的。”艺术园区高昂的租金是最重要的原因。不过,在张安看来,很多制琴师过于强调自己“技师”的身份,而忽视了提琴所富含的艺术内涵。
“提琴制作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丰富的力学、化学和美学知识。”进入一号地后,张安充分体会到了艺术的感染力,心中关于音乐和制琴的想法以及对于艺术的品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这里有艺术家的圈子”。从租金便宜的南苑搬到一号地,虽然并没有直接为张安带来更加丰厚的收入,但是他感受了更多内心的愉悦。
铸造美术馆
“珠宝盒”包裹老车间
现在人们所能看到和实地感受到的,主要是一号地D区。
D区所在的何各庄村曾入选“北京最美的乡村”,艺术区则由原北京市京广铝业联合公司的厂房改造而成。艺术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的工业用房,房屋高大宽敞,屋顶设计为相连的半弧形状,排列简洁而有序;厂房的窗户朝南,光线均匀、柔和、实用,大大地降低了电耗。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设计更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实用。现存的建筑墙壁留下了许多往昔的痕迹,各种裸露的老旧红砖墙和错落有致的工业管网线,都一一原貌呈现。
艺术区进大门处就是叶锦添工作室,顾长卫工作室则位于园区相对中央的位置。这里最大的艺术机构,则属Found Museum铸造美术馆和LA PLANTATION璃墟艺术中心。
铸造美术馆与台湾知名艺术机构现代画廊一脉相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开幕,首展《艺术史的里外》即取得成功,还吸引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夫人等一行人的参观。
铸造美术馆是在原来的老铸造车间基础上加以改建。“80年代的老车间,高大、宽阔,大环境很好,但改造前只能说是一片废墟,除了最大的厂房外,其他的都不能用。”铸造美术馆馆长、台湾艺术家施力仁回忆。改建设计由施力仁的女儿负责,只留了最老的铸造车间,配房全部敲掉,打造出一个“珠宝盒”的设计理念——老车间是珠宝,包裹在衍生建筑的“盒子”里。
展馆A区为铸造厂车间改造,如教堂式的建筑挑高16米多,保留其原始风貌,作为国际展览、新闻发布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展馆B区、C区为自行设计建造,其中B区内设展览室、影像室、VIP室等,C区为会所、咖啡馆、艺术精品区等;另有户外雕塑广场衔接三馆,从而形成多元复合的展示空间。
施力仁对一号地的环境很满意。在他看来,附近有高档住宅区,东北角有温榆河,周边是大片绿地,“这么好的环境,在北京很难找到,是一个创作艺术和展示艺术的好地方”。
艺术场馆的名字总是耐人琢磨。施力仁解释,“铸造美术馆”,主要源于原址是铸造车间;另外,“铸造”也让人想起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青铜器。
璃墟
艺术就是生活
璃墟的名字更加让人费解。璃墟创建人、设计者张行这样解释:“璃墟其名含义有二:‘墟’字是我们对远古殷墟文化致以敬意,表达我们对中国文化艺术励志秉承之情。‘璃墟’则意在讲述玻璃的生命轮回,破碎的玻璃堆冢为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此沉寂,它们在等待再一次融于烈火、再一次提炼与蜕变、再一次绽放光彩与荣耀。璃墟追求的价值取向也正是执着不息、苛求不止的艺术精神。正如同这座曾经荒废的车间,经过我们的再造终于又被赋予了新的空间形态和使命。”
正像这复杂的解释一样,璃墟的构成也是多种艺术元素的“混搭”,以至于人们很难用一种类型去定义它。这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特色的会员制会所,定位高端,有剧场、画廊、贵宾厅、酒吧、艺术商店、花园和艺术工坊等功能区域,并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展现出艺术品位。
璃墟的剧场很小,只能容纳100多人,小巧的空间中呈现出宁谧、精致的气质。这里时常举办一些古典音乐会,并不宽敞的空间反而更加便于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互动交流。精妙的设计和一流的音响设计曾让谭盾等艺术家赞叹不已。在没有演出的时候,璃墟的工作人员乌芝也喜欢坐在这里,自然采光的剧场里安静异常,任何轻微的脚步声似乎都响在耳边,而窗外轻柔的风声、鸟鸣以及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不禁沉浸和沉迷。“我们在这里工作,就是喜欢。”
乌芝对于这里的一切也如数家珍。璃墟的改建和装修耗时26个月,艺术家不计成本的潇洒个性在张行和他的合伙人身上得到了完全的展现。这家艺术中心开幕三年来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张行们依然故我:“继续在这里坚持下去,按照自己的理想做一件事情。”
张行希望,热爱艺术的人在璃墟这个与众不同的类型空间里,不是死板、远距离地去看艺术,而是通过不同层面和方式去体验,“生活的气氛在里面,你可以去触摸,去聆听,艺术就是生活”。
最近,来往一号地的人忽然多了起来。运输车不断把大型拍摄设施运送进富润堂,电视剧版《失恋33天》正在这里拍摄。
因为装修富有创意,不少影视剧都在一号地取景,租借场地拍摄影视剧或者高端新闻发布会已经成为几家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号地D区的官方网站这样介绍自己,已经成为集“艺术品制作、交易、展示,影视拍摄与后期制作,装饰设计,品牌新闻发布会,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全方位艺术服务平台,正全力向“极具特色、独具魅力的开放性国际化社区”的目标迈进。
■ 艺术区溯源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是朝阳区甚至是北京仅存的最大一片绿地,位处北五环外,毗邻望京科技产业园,首都机场高速路北皋出口,距首都机场10公里。一号地由朝阳区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园区规划面积2700亩,一期规划建设及改、扩建工程4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艺术硅谷”的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区,是目前中国规划设计中规模最大的艺术产业基地,已有国内外上百家艺术投资机构、画廊和艺术家进驻,是一个集画廊区、艺术投资机构区、艺术家工作室区、艺术相关服务机构区的多元化、全方位功能的艺术平台。
已经建成开放的艺术机构多集中在D区。目前,有A-SPACE、铸造美术馆、张晓刚工作室、璃墟等数十家艺术机构进驻。
■ 入驻者说
艺术在这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施力仁,台湾现代画廊创始人,北京铸造美术馆馆长
一号地当然没有像798聚集那么多人,但这里是真正可以静下来欣赏艺术品,思考并领略艺术创作的地方。这里建筑空间特别好,学术氛围比较强。
我当时在北京选址的时候,看了很多艺术区,798也曾给出很好的条件。就像我做犀牛雕塑一样,犀牛是比较低调的动物,我觉得,做艺术不能在闹区。在一号地,我看到旁边的果园餐厅,周边的环境和绿化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感觉这里的艺术氛围更纯粹。来到一号地不只是看艺术,更可以让躁乱的心,获得一次精神上的洗涤,享受自在与悠闲。最重要的是体验生活,此刻,艺术顿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号地本来分成很多区,我要进驻的时候,这边的人就讲,香港和台湾一些很重要的艺术机构在这里都有规划。我们希望建设和进驻的速度快一点,让那些好的机构进来。太多不好的机构进来也不太好。
台湾的艺术生态规划比北京早,但是台湾地方没那么大,空间没那么多,所以艺术园区的空间比较小,不过从南到北各个城市都有规划艺术区,而且基本上都是政府投入比较多,园区建筑基本上也是老旧厂房,比如高雄造船厂、台中仓库等,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台北华山艺术园区。
北京比较偏向私营的方式,都是自己的心血和资金,所以大家都很认真积极。也有很多配套没有跟上,很多事情要依靠自己,很辛苦。
我想,一号地艺术园区有着独特静雅、适合做艺术的环境和气质。相信北京艺术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主题性越来越明确,对大众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
在废墟上自我生长和发展
●张行,璃墟创建人、设计师
选择在一号地建造艺术中心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废墟,不过对于这一切我有心理准备。我的设计公司在798,2004年的798还是比较原生态,后来商业味越来越重,成为一个艺术交易市场,年轻的艺术青年旅游、拍婚纱照的,很少有人认真严肃对待艺术。
一号地具备了艺术区的特点,一开始有一个自发的生长过程:最初是废墟,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一定框架下,自我生长和发展。
我去过其他一些艺术区,比如宋庄,那里不少艺术家本身的生活状态,是为了生存才去做艺术的,这就影响了艺术的品质。在那里,大家都在交流画好卖不好卖,卖相好就跳出去,去专卖店了,不行的没人来收,去不了别的地方只能在这里熬着。在国外一些地方,很多艺术家生活只是温饱,但是他们创作非常投入,中国的艺术家往往把物质放在第一。
■ 艺术区规划
将建成亚洲最大的综合性艺术产业园
一号地规划的庞大让这里充满了艺术的各种元素和各种可能。从功能结构和艺术形态而言,这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空间类型。其中,A区未来将以艺术主题公园为载体,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流中心,也将是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国际顶级艺术机构的基地总汇;B区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华绝学荟萃之地;C区为现代都市农业风光园中的艺术区;D区是具有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当代艺术展示中心;E区是拥有农业生态走廊的艺术区;O区是具有徽派四合院风格的艺术村落。
专业人士认为,这是一个美好而有气势的规划,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艺术产业园,是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功能的艺术平台,是一个集艺术家生活、工作、休闲、交流、交易、展示的超大艺术产业王国。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