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0: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40: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王广发 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带头式探索

2012年11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王广发

  ■ 领军人物

  王广发

  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他领导的法政集团投资多元化产业,涉及医药、法律、地产等诸多行业,是跨行业产业转型的典范。

  1993年创办北京法政集团,1996年开始办教育,率先践行名校办分校,创办北京景山学校分部。2003年创办北京王府学校,坚持用接轨国际教育视野来办教育,将AP、A-Level、SAT、雅思、新托福等系列国际课程植入常规基础教育,设立英国“剑桥国际教育考试中心”,美国AP、PSAT、ACT-GAC考试中心。在资源均衡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王府学校还利用数字、宽带、卫星等信息化手段助推教育资源公平。

  各地国际化教育发展不均衡

  新京报:过去十年,在整个国际学校领域里您觉得哪个事件对行业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王广发:我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陆续颁布,对行业的影响最大。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突破,也是非国有资本进入国家公共教育事业领域的重大举措。

  过去仅仅有外国人在北京办的学校,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应运而生,像爱迪、王府这些民办国际学校在不断地被许可,并发展壮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众多公立学校相继推出了国际班、国际课程,对于国内教育的变化和变革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而从我们学校自身来讲,影响最大的事件要数2003年剑桥考试委员会对我们A-Level课程的认可,以及2005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对我们AP课程的认可,这都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京报:你认为目前国际化教育在国内的总体发展情况怎样?

  王广发:从整体来看,国际化教育在国内仅仅是一个开始,前一阵我到贵州、陕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做调研的时候,发现我们正常的教育资源本就不均衡,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均衡更无从谈起。

  可以说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率先探索了教育与国际接轨,为全国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起了一个带头作用,或者说样板示范作用。虽然说有的二线城市也出现了国际学校,但是从教学、教师、教材、环境上,还远远不能达到北京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且就北京地区来讲,也应该加快国际化教育的发展速度。

  新京报:今年9月份,中国卫星通讯集团与北京法政集团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将运用卫星通信技术促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社会共享。据我了解,王府学校也是首个拥有卫星地面站的学校。请谈谈当时的想法及相关进展情况。

  王广发:我这个人喜欢琢磨,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美国把军用卫星转换成民用卫星的新闻,我就想教育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卫星不像宽带,它是跨障碍的。加之后来我又听到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于是就想尝试一下。

  这个项目是从去年开始做的,最初遇到不少苦难,不知道线路从哪来,不知道信号怎么接,也不知道地面站与地面站如何对接,后来逐一克服。通过一年的试运行,已基本解决了王府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我们通过卫星不仅可以引入实时的国外专业课程、升学指导课程,还可以把我们学校的优质汉语教学课程传播出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国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去年我们就想利用卫星技术将王府学校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传送给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学校,让老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双语教学。现在我们正加快盟校合作的进程,以满足一些外省学校的国际化教育需求。

  扎实基础结合创新独立

  新京报:现在王府学校与美国的学校合作,建立了交换生机制。美国的高中生在王府学校能学到什么?你认为中美的基础教育存在哪些不同?

  王广发:我们的课程是与国际接轨的,有外教和海归教师,所以美国的中学生可以在这里学到美国的专业课程,同时他们还可以在这里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建设等等,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人才到中国在未来也会是一个趋势。

  与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相比,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得比较松,但是过于松,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对孩子的规范较严格,基础扎实,但我们的孩子大部分千篇一律,独立思维、创新探究、思考问题、动手等能力可以说很差。我们的优势也是劣势。应该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方式需要与西方的结合起来。

  新京报:结合国际化教育的现状和王府学校的情况,你认为如何让国内国际化教育领域良性发展下去?

  王广发:目前国际学校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自身与国际对接的因素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在理解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内容上、形式上还不能有重大突破;三是自身经济的实力,自身教师队伍的实力还不能完全与教育国际化的标准相匹配。要让这个行业继续良性发展下去,这些问题就需要解决。

  比如有的学校看上去有国际部或国际班,但他们采取的课程是外包的形式,没有自己的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和课程研发,我认为他们还是在理解上做的只是表面工夫。请几个外教做一次交流就是国际化吗?肯定不是。像我们学校都经过美国北卡大学教育学院对我们的资格评估、教学评估和教材评估。我认为很多学校对国际化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可能出现公办民办教育共同抢占国际化教育市场的局面。我认为这个行业政府有必要划分一下,公立教育是全民教育,具备条件的办国际教育,民办教育是特色教育。不然鼓励民办教育进入这个行业,结果又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把国际化教育的资源分给公立学校,那民办学校是必死无疑,这也偏离了国务院颁布《新36条》的基本政策。

  展 望

  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程度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会不断增加,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会成为一个现实。在这种形势下,公办教育会向国际化教育转型,民办教育涉足国际化教育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