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4: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44: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刘煜炎 从教授到中学校长,做影响人的教育

2012年11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领军人物

  刘煜炎

  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康福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北京)中心董事长,资深AP/A-Level/Sat/TOEFL等英美国际课程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是国内最早提倡并亲自实践剑桥“导师制”个性化教育的民办教育家之一。从2003年回国创业至今,帮助百余位中国学生圆梦世界顶尖名校,是中国最早从事国际课程教育以及提出“名校留学”的海归博士。

  为教育“己欲达,而先达人”

  新京报:你留学剑桥,后又在高校做博士生导师,为何最终选择扎根在基础教育领域?

  刘煜炎:在25岁前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当老师。1991年去剑桥大学读博士。当时因生活所迫,在学校当助教,开始找到教书的自信和乐趣,而且发现诺贝尔奖得主居然还会主动去中学讲课。所以,我在那之后重新开始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科研的目的不是发几篇论文,做几个发明;不是做出创新成果,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回国做科研,带了4届博士,却发现博士的质量越来越差,因为他们学习的出发点不对,跟着我更多是为了发文章、出成果、拿文凭,我的能力并不足以改变这一现状。

  后来,我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中学校长能全权掌控老师的挑选、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能将我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真正做影响人的教育。于是我从一个大学教授变成了中学校长。刚到中学时,给自己的定位是当管理者,但后来发现没有教课的实践,所谓的教育理念在实际落实时毫无用处,老师并不信任你,认为我提出的高能高分只是乌托邦,他们甚至说有本事你教给我看看。于是,我又从中学校长变成了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有时还客串英文老师。

  新京报:在这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你秉承的是怎样的教育理念?

  刘煜炎:教育目的是育人,知识是育人的载体;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修正自己,发展并完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具有创造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性。传统教育的缺憾是课堂上缺少创造性思维训练。我认为教育理想是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的所有训练都是想让孩子把大脑开发到高度的创造当中去,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脑力劳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我们还要采取有效的新的模式,新模式的核心是利他精神,让他们能承担伟大的社会责任。我把孔子的话变了一下来讲,利他就是“己欲达,而先达人”。

  新京报:那你又是如何把这些教育理念落实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去呢?

  刘煜炎:我们在课堂上,强调思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我们也给老师有这样的知识要求,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与学生进行对话,引领他们思考和创造,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考,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新京报:这对于一线教师是否也意味着更高要求?

  刘煜炎: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能够让学生思考,对于实际教学,学校会给老师提供各种提升水平的机会,包括上岗前培训、国内国外培训、听课等等。此外,我们要求老师必须是8种角色合而为一。首先,老师得是教练或导演,而不是教书匠或只知道讲课的讲师。第二,老师得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第三,老师是学生的父母,对孩子既严又爱,在孩子犯错、出现问题时不离不弃。第四,老师是学生的兄弟,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对学生又能做到平等对待。第五,老师是朋友,能够理解、支持学生。第六,老师是粉丝,欣赏、鼓励学生的每个微小进步或成绩。第七,老师是学生遭遇挑战时可以信赖的肩膀。第八,老师是闺密,是学生倾吐的对象,让学生把内心的秘密,不管是好是坏都愿意说给老师听。

  10年来留学被大众全面认可

  新京报:在近10年中,国际高中经历了哪些变化?你见证了哪些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

  刘煜炎:20年前以博士留学为主,10年前以硕士留学为主。在10年前我已经切入了本科留学领域,率先在国内引入了A-level课程和AP课程,等本科留学成为热潮时,我们已经有了10年的准备和经验积累,在康福外国语学校,我又把AP课程“嫁接”在中国课程上,进行了中美英课程的整合,变成我们的核心课程。

  时至今日,家长已经能非常客观、理性地看待留学,但也有偏向国际化、全面否定中国教育的趋向。不少中国家长对目前的教育质量、教育体制不满,五六年来一直呼唤教育改革,在未能达到期望的教育改革效果后,便选择出国留学。

  新京报:现在公办高中大量创办国际班,海外高中也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这对国际高中的发展是否会产生一定影响?

  刘煜炎:会有一些冲击。公办学校也大量创办国际班,好处是说明公办学校的校长们也意识到中国教育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留学全面被大众认可,也会推进市场需求的上升。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大量项目一哄而上,鱼目混珠。不过这种市场化的教育竞争对中国教育改革会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对各种办学机构也会加速其优胜劣汰,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相信自由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向上向善的根本力量,是自然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物竞天择,善者生存”。

  展 望

  目前读国际高中的人数每年上涨20%左右,而项目则以每年翻一倍的比例涌现。预计2-3年后会决出胜负。好的学校发展得更好,差的则招不到学生而被市场淘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