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20:教育十年行业展望

罗珠彪 从“作文补差专业户”到作文教育变革者

2012年11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阳光喔企业创始人罗珠彪(左一)

  ■领军人物

  罗珠彪

  阳光喔企业创始人,阳光喔教育集团董事长。24年专注作文教育研究和实践,推动作文教育变革,以通过作文教育发现和培养早期创新人才为使命,编著作文教育论文集三十余部,发表各类教育研究文字近百万字。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培训机构企业化运作更加成熟

  新京报:你认为过去十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

  罗珠彪: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国民开始对教育有更多的关注和需求,这也就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教育培训。但这一阶段的培训机构毫无“品牌”概念,呈现出个体化、小规模、技术人创办、退休者居多,满足公立教育互补需求、以英语培训占据主流市场等特点。同一时期,国外培训机构如英孚教育等开始进驻中国市场,带来国际培训行业的企业化运作因素。

  进入21世纪,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阶段特点为团队、规模化、产业运作,连锁经营与直营模式相继成熟。创办者趋于多元化,开始进行语言培训、IT培训等各学科的市场细分,满足消费者一定个性化需求。资本开始注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开始与培训行业结合。

  走完21世纪第一个十年,培训机构的竞争在前一阶段规模竞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进入白热化阶段:第一是产品优势竞争;第二是运营模式竞争;第三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每年都出现一批经营管理手段先进、产研能力强、生存能力好的大型教育集团,同时也产生一批规模萎缩、甚至关闭的培训机构,仅北京市2010年新增培训机构300多家,同期自然消亡的也是300余家。这一时期,培训机构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资本化促使竞争加剧,市场进入二级细分,培训机构的企业化运作进入成熟阶段。

  新京报:阳光喔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罗珠彪:阳光喔起源于1988年6个学生的免费家教。当时我们也没有招生概念、没有行业概念、团队概念、市场概念。从事培训的多是在公办学校任职的老师,因为书教得好,家长慕名而来,我当时就有“作文补差专业户”和“得奖专业户”的雅号。2003年,新东方进入武汉,我们才发现,原来培训还能这么做,也开始学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但在那个时候也还远未想到培训未来会形成一个行业,也不知道会成为我们一群人的事业。当阳光喔在武汉形成无可撼动的区域品牌时,我们开始向北、上、广等教育发达城市拓展。2008年,阳光喔已经在武汉、宜昌、广州、北京初具规模。

  新京报:在全国不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你认为目前整体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罗珠彪:从广州到北京,我们发现随着地域差异,家长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在广州,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注,而北京的家长则功利化需求更明显。在北京,很多家长听完我们的关于成长系列的作文培训项目,当时会点头认同,但在报名时就会犹豫,他们最终还是会转到能否提分这一诉求上去。

  目标考试与平时作文应有差异

  新京报:你觉得目前学校的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罗珠彪:中国作文教学发展至今,公立教育的目标偏向于语文知识教育或语言文字教育。语言文字教育以功利化为导向,无法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可能导致培养出的人缺乏文化底蕴,难以形成独立人格和思想,毫无创造力,长此以往,会导致国家战略人才的匮乏,作文学科乃至语文学科的价值被贬低。

  具体而言,我认为现在一个语文老师一生的教育效益是低下的。他们没有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作文与阅读的关系。西方是以写带读,以读带基础,4年级孩子的阅读量可能是我们国家同龄孩子的8-10倍,比如老师出个“我看人类文化”的题目,孩子会去做大量相关阅读。而我们以往的教育理念更相信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是以基础带读。其次,是目标考试与平时作文的差异。

  从培训机构的角度看,大部分的机构做的还是炒现饭作文,即教学生怎么开头、怎么结尾,这种重复学校作文训练模式的做法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新京报:针对这些问题,阳光喔会有哪些应对之策?

  罗珠彪:我将阳光喔的培训目标定位为3个领域。一方面是超越学校目前目标的项目,让孩子通过培训,真正提升思维宽度,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快速达成学校目标的项目,这类项目要避免与现有公立学校教学模式趋同;还有一方面是将学校资源与培训机构资源整合的项目,如教师培训类课程,目前已经在和公办学校合作,帮助他们培训老师。此外,我们还有主打课题《通过作文教学发现和培养国家早期创新人才》,已申报了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展 望

  培训行业的深层定位应该是满足社会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一类需求是会推动教育发展,另一类需求则需要引起从业者的反思。培训的目的是让人驾驭知识、提升能力,而非让知识奴役人。未来对于提升能力的培训需求会不断增大,政府需要在方向把控、目标引领、准入门槛等方面加强监管,其他则希望能交由市场决定。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