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5:食品行业十年回顾之饮食潮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5:食品行业十年回顾之饮食潮流

潮流变幻不离安全健康(2)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见证人:小白,《小白素食记录》一书作者,微博“小白素食记录”博主
见证人:云无心,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

  (上接D04版)

  事件2 从“吃肉好”到“吃素健康”

  【事件回放】

  在饮食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有一些人主动放弃了食用肉类食物。素食、素斋的流行,让人在吃得健康之外深思如何吃得文明。

  以前人们觉得肉好吃,但现在在很多人的饮食理念里,肉是引发高血脂、能量摄入过高的食物,而蔬菜和水果则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少荤多素的健康理念。

  在肉源动物的饲养、生产环节上,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于是,我从2008年底开始吃素。毕业上班后,需要在外就餐,就叮嘱餐厅做不要放猪油的素菜。我认为现在餐馆里素食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大,亲朋间也都能理解我的素食坚持,点菜时都会友好地让我先点。父母也很认同素食,因为他们看到我吃素后没有营养不良,各方面状态都很好。我认为素食是一种理念,10年前,人们好不容易吃顿肉,没有人愿意吃素。现在不一样了,人们认为吃素健康,如果担心素食会带来营养问题,可以参照《素食者膳食指南》。

  事件3 进口食品“走下神坛”

  【事件回放】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曾一度让人们更加青睐进口食品,消费者在全球“疯抢”外国婴幼儿奶粉,进口食品超市也越开越多。但进口食品一定优于本地食品吗?一定比本地食品更安全吗?通过人们的实践,消费者已开始理性分析进口商品的优劣。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进口食品就是“优质”的保证。其实,进口食品也分不同情况。

  常规食品的进口食品多数是比较大的品牌。生产者规模大,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口产品就是“高质量”、“安全”的保证。没有人能保证任何一个厂家的食品“绝对不会出问题”。

  还有一些中国不产或者产得不多的食品,其卖点实质上跟营养安全通常无关。如橄榄油、三文鱼、蓝莓之类,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让它们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此外,同一种动物或者植物,会有不同的品种,因此会导致风味、口感、外观的差异。比如加拿大的双低芥花油、新西兰的奇异果等等。能够做到行销国际的产品,在品种上往往也有更多优势。

  进口食品深得人心的一个心理基础是历史原因。以前都是把“远销海外”作为一种产品品质优越的标志,于是人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能够出口的就是优质的”,同样的心理暗示下也会认为“进口的就是优质的”。但出口与进口,只是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渠道而已。就产品质量而言,只需要满足进口国的检验标准即可,而这个标准,对本地企业是一样的。

  ■ 潮流词

  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

  从张悟本的绿豆茄子到马悦凌的固元膏,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人们,也越来越容易被所谓的“健康专家”忽悠。2011年8月,北京经官方认定的251名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让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更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耸人听闻、神秘兮兮的各种“禁忌”。

  盐勺油壶

  中国居民普遍饮食过咸,食盐摄入量偏高,即便是在饮食较为清淡的广东地区,据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城市居民每日摄入食盐8.7克,比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6克标准高出45%。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限制食用盐和油摄入量,社会开始推广限盐勺和控油壶。这反映了全社会对膳食营养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视。不过,“重口味者”仍难免在烹饪时多放几勺。

  D04-D05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潘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