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北京新闻·时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7:北京新闻·时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村民办农家乐最高年入数十万

海淀区车耳营村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接待,已经发展到50多户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昨日,海淀区政府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每个地方的不同特点发展不同经济。如今,有的村庄一年旅游收入很高,有的靠发展集体经济,农民退休后还能拿到3万以上的工资。

  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门口,“民俗村”的招牌惹人注目。沿着道路往上走,两侧都是果树。一些农家院就在果树丛中。

  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2002年车耳营村开始办“农家乐”,村里还出台优惠政策,如果村民整理农家院办民俗旅游,村里就给2000元奖励。农家乐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50多户,收入高者每年可达数十万元。

  住在车耳营石佛遗址旁的李桂芳,是车耳营村最早一批民俗旅游接待户,家里除了漂亮的小四合院外,还专门有农家乐餐厅,女主人的“贴饼子”技术成为车耳营一绝,回头客络绎不绝。

  和车耳营村不一样,在海淀上庄的马坊村,则是发展集体经济。据介绍,该村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股份合作制。人均收入达到2.16万、劳均3.68万元。

  马坊村还拥有“奥运后花园”的美称。依托2800亩的绿化隔离带建设,这里形成了湿地公园、永泰生态园、东升文体公园等项目,发展了清河湾乡村体育、西北九十九顶毡房等特色产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