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旅游十年回顾之交通航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旅游十年回顾之交通航空

高铁邮轮成为旅游新体验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高铁带动沿线各地旅游建设,高铁旅游概念随之而出。
这些年,老百姓从消费理念上接受邮轮旅游这一休闲方式。图/CFP

  旅游十年,出行的交通工具已经从旅游的手段变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人们不仅要求能够到达目的地,还希望它能更快、更舒服、更便宜、更准时、更安全到达,于是高铁出现了,邮轮进来了,低成本航空成立了,但随之需要改变的还有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法律环境以及决策者的眼光。

  事件1 高铁推动沿途地方旅游

  【事件回放】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最高时速350公里,全程29分钟(后调整为时速300公里,全程33分钟),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北京到上海最快只需4小时48分。带动沿线各地旅游建设,高铁旅游概念随之而出。

  见证人:魏小安,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

  高铁的出现对沿途的地方旅游有推动作用,像江苏、山东在旅游建设方面都有变化,而且对旅游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有促进。

  但是从高铁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不那么理想,虽然舒服快捷,但是价格偏高,最适宜的群体是商务散客,但是对成规模的旅行团来说很困难。首先中途站台停靠时间短,对于人数多的旅行团来说上下车就很耗费时间,另外没有专门为旅行团配置过多的设施,如集中放很多行李的地方,车票实名制本身并不是太大问题,只不过退票换票让旅行社觉得麻烦。

  高铁运营本身并不是太大问题,所以它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调动市场迎合市场。高铁还存在很多替代方式,比如有打折的航空机票,还有大巴。当然没有坐过高铁的还是希望能够体验一把,但是目前70%-80%还都是商务散客。

  事件2 认同邮轮“移动度假村”

  【事件回放】

  2008年8月,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2010年6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开港;2011年11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开港……邮轮经济带动中国沿海城市的母港建设热潮。

  见证人:郑炜航,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副会长

  2006年7月,歌诗达“爱兰歌娜号”邮轮在上海首航,开启了中国邮轮的母港航次,催生了邮轮在中国的旅游热。这些年,在中国邮轮旅游方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老百姓从消费理念上对邮轮旅游的接受。过去认为邮轮是一种交通工具,能停靠几个城市最重要,其实邮轮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移动的度假村。

  能否称为邮轮母港,要由国际邮轮公司认定。目前,国内甚至整个大中华区都没有能够称为母港的城市。中国的邮轮市场发展很快,截至2011年已经有142个母港航次,120个访问港航次,进入中国的船也越来越大,从未来发展来看,上海和天津还是最有潜力发展成母港城市的。

  事件3 自驾游九年持续热潮

  【事件回放】

  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多个省市对小型客车首次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从自驾游兴起以来,高速免费降低了自驾游出行成本,但是大面积拥堵也对自驾游体验起到反作用。

  见证人:李龙丹,远飞鸟户外运动俱乐部资深领队

  2003年“非典”直接推动自驾游热潮,众多的车友会及自驾车俱乐部也都是那时开始出现的。这几年国内道路修得更多更好,行车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北京的村村通工程,政府大力投入给游客提供良好自驾条件。

  路上的服务设施更加方便,如加油站数量在北京的版图上迅速生长,有的还有简单的维修服务。但是,人们发现自驾游去的地方多了,但能去的地方却少了。因为通常都是一窝蜂地去某地,自驾游本身就是对环境的污染,自律很重要。

  与国内相比,欧美自驾游更省心,车辆行人都遵守交规,服务设施完善。国内虽也有道路交通服务设施,但很少免费,而且大多因使用不当或缺乏维护而有损坏。

  目前国内还没有随之兴起汽车旅馆,大部分的车辆服务都集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欧美发展最好的汽车营地,国内虽也做了几块,但提供的服务还是少。

  (下转D15版)

  D14-D16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范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