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供热初期要有加急预案

  新京报报道,昨天是供热第二天,很多家中供热不好的市民反映,市供暖投诉电话62357575和热力集团96069热线打不进去,无法反映问题。市供热办表示,供热初期系统运行不够稳定,部分局部供热系统还处于紧张调试中,大量咨询、投诉电话导致供暖热线“堵塞”。

  供热初期,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市民投诉、求助多是可以预料的事,如果供热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没有加急预案,还像在正常情况下那样安排工作,力不从心肯定是难免的。

  96069热线的40个坐席已经明显不够,再增加还有困难,能不能开通个短信或微博平台,先多找几个人来记录市民的投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供热单位即使临时雇人,也要加强力量,千万不能抱持温度不达标我退费的态度,应有决心让每个家庭的暖气都早些热起来。

  □张绍亭(职员)

  高中生体质差先问锻炼时间

  据报道,去年参加北京全市高中毕业生体检的学生中,完全合格的学生仅一成,除视力不足、超重等“老大难”问题外,脊柱侧弯及血压增高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体检一成合格”的问题,恐怕不限于北京一地,其他许多省市区也大抵这样。单就超重问题而言,这或与家庭卫生饮食及生活方式科学与否有关,但更跟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环境有关。

  因为谁都知道,当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他们除了在学校班级课堂上要学习,课余在家庭、假期在培训班上,同样是一刻都不能离开学习。而距离高考指挥棒最近的高中生,课业负担更不用说。这造成了学生实际的体育锻炼时间太少,出游娱乐的时间太少。

  当体育锻炼滞后于身体成长发育,那么视力不足、超重、脊柱侧弯乃至血压增高等问题,才会频频显现。所以,诸如北京市的有关高中毕业生体检仅一成合格的调查,突出印证了学生们体育锻炼时间没保证。

  要根治高中生体检不合格问题,必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切实有休闲娱乐时间,有体育锻炼时间。而这,还需要在招生考试制度上改进和改革。

  □贾志勇(公务员)

  流动人口遇困难为何不愿求政府

  潇湘晨报联合大湘网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1123人的参与者中,62.24%受访者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向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求助。而不求助的原因,67.76%的人表示,即使求助,也会遭遇踢皮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流入者要解除心理障碍,主动融入流入地的主流社会,同时流入地政府要消除本位主义。(《潇湘晨报》11月6日)

  必须承认,现在政府机关尤其是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态度都比过去有很大改善。比如很多部门公开了热线电话,接到投诉能很快进行答复。但是,所在地政府部门的高效率,并不等于能帮流动人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比如报道中一位在长沙打工的永州籍女医生,要出境进修办护照和签证,必须回永州本地。这样的问题,只要还没推出异地办护照的统一政策,这位女医生去向长沙政府部门求助,又能怎么样呢?所以这不是单纯“解除心理障碍”能解决的问题。

  为流动人口提供同等服务,未必都会挤压户籍居民利益空间,有的只是举手之劳。比如北京等城市就推出政策为流动人口就地办护照,引来了一片叫好声,但对本地户籍居民没有什么影响。

  希望,地方政府一视同仁,让流动人口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

  □李清(媒体从业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