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报国十年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3:报国十年特刊
上一篇

呙中校 站在“两地”立场看问题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呙中校认为当初那篇文章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王飞 摄

  呙中校

  2002年11月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对深圳改革放缓呐喊呼吁,受到网民和媒体广泛关注,时任深圳市市长的于幼军与之对话。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工作、身份、视野换了。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是什么?最不愿回忆(看到)的是什么?

  接触了广泛的两岸三地的知识分子、文化人,深入探讨问题,对自身价值也有提高。但我感觉中国的暴戾情绪越来越重,对整个社会发展不利。像这次反日的打砸抢,暴力事件,我不愿看到。

  3.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把思路理一理,再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对国家的进步做些推动。

  4.未来十年,你对国家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希望国家能进行平稳转型。

  视野大开

  2002年,我在网上发表了《深圳,你被谁抛弃》,今年恰好十年。这篇文章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毕业后做财经,在证券公司上班。

  2002年,我感觉深圳在国家战略的地位有所下降,特区政策也不“特”了,深圳自身的改革也没有大动作,就写了《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

  经网络转帖,主流媒体介入,最终引起政府关注,时任深圳市的市长于幼军和我见面,对话两个小时。

  要说那篇文章理论水平和思想深度有多高,我觉得还不如我现在写的一些文章。前段时间也写了《深圳,改革之问》,但很遗憾,这些年,再没有一篇文章像那篇一样轰动。

  因为那篇文章恰好喊出了当时深圳人民想喊的话,对改革放缓的担忧。时势造英雄,很多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后来,因为接受采访结识香港一家媒体记者。2004年,他们想招对大陆时政了解的记者,就把我以专才引进计划招到香港一媒体。

  我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从搞经济的范围到关注政治、文化、艺术、经济各方面,也认识了两岸三地诸多学者。并且,我从关注深圳转向关注香港、内地乃至世界。我的阅读量前所未有的丰富,社交圈也更广阔,这是十年前不敢想象的。

  按规定,在香港工作七年,可以申请成为香港居民。我现在处于换身份时候,比较纠结。对我来说,生活、工作没什么差别,但突然有身份转换,要注销老家湖北的户口,成为香港人,还是不敢想象。

  全方位看问题

  这几年,内地很多富人来香港买房,买了房还买了车,中环跑马地一带渐显拥堵。

  这与香港人的习惯不一样,香港富人买车也不一定开,因为公共交通很发达,另外停车费很高。这一两年,内地人到香港后,在资源方面与香港人进行竞争,引起香港人不满。所以,两地的沟通、理解很重要。

  作为一个在香港工作的内地人,这七年间,我一直就两地的问题给北京、广东政府写报告。例如,今年香港和内地的车辆通行计划要互通,但香港路很窄,车辆左行,交通规则也不一样,香港市民意见非常大。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就向广东建议,要暂缓实施互通。

  我希望从两地的立场全方位看问题,能更好地促进两地的沟通交流。

  民间话语的胜利

  但我个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现在中国有一大批网民,他们的影响更有力。

  早些年,我们混万科论坛、天涯论坛、猫扑论坛等BBS,那是网络论坛发达的时代。但即便那样,也没有像今天一样拥有这么多的网络话语权。

  现在微博上,民间语言体系开始影响官方语言体系。我们看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官方认证的政府微博在微博上的语言,逐步向民间语言靠拢。

  一些微博的热门话题越来越被重视,“表叔”真的被揪出来了。这是民间话语的胜利。

  我会在微博、推特上找新闻信息来源。这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宝藏。可以想象,未来网络对社会生态的影响会越来越深。

  新京报记者 周亦楣 深圳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