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川
2004年,陆川代表作《可可西里》上映,引起轰动,同年他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8年至今,他历任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导演,是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品还有《寻枪》和《南京!南京!》,他的新作《王的盛宴》将于今年底上映。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老了,10年前刚进电影行业,到处都是前辈。现在自己倒成了前辈。不过我心里没老,还觉得自己是25岁。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最不愿回忆(看到)的是什么?
最美好的事儿,就是拍了《可可西里》等三部电影。最不愿意回忆的事,确实有一件事,但我不能说。
3.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希望自己幸福。
4.未来十年,你对国家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能够更开放和民主,更称得上是公民社会。
《寻枪》是我的处女作,让我撬开了电影导演的大门,但对我个人而言2004年的《可可西里》似乎更具有意义,因为它不仅让我获得评论界更大信任,也让我明白电影是怎么一回事。
起初,海外投资方希望我能把《可可西里》拍成一部标准的美国“西部片”。但2003年7月我带着剧组进入可可西里后,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残酷的环境让你想到最多的就是活下去。高原反应和寒冷让剧组从最多时的108人到最后只剩下60多人,所有的一切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这部影片的价值。
我将《可可西里》中西部片元素完全剔除,将影片调整成纪录片风格。天气实在太冷,原来很多带有技巧性的想法无法展现,我不得不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记录最有力量的瞬间,演员的表现几乎就是当时环境带给他们的真实反应。有一次我和田壮壮老师通电话,他和我分享了在高原拍摄《盗马贼》的经验,告诉我必须充分拥抱你面对的现场和你所面对的生活,才能真正拍好电影。
《可可西里》是我这十年间肉体遭的最大的罪,杀青后在北京休整了近半年才恢复体力,到现在我的肺部都留下后遗症,这个病痛经常提醒我这部电影的存在。
《可可西里》在台湾金马奖颁奖时,我是从吴宇森手里拿到奖杯的,而《可可西里》也是我们用生命换来的。
我的第三部作品《南京!南京!》也是拍摄《可可西里》时酝酿出来的。《南京!南京!》涉及南京大屠杀,连韩三平也建议40岁之后再碰这个题材。但我认为如果不去做认定的事情,等真到了40岁也做不成。一对美国老夫妇曾对我说“不要将梦想停留在嘴边”,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促使我去追求电影梦想。
《南京!南京!》曾经历投资方临时撤资,我当时将自己锁在天津的宾馆里,两个月不愿意回北京的家,我怕回到北京后,这个电影就黄了。我永远不知道哪天能拍完,当时最怕有人问我是否能复拍。
《南京!南京!》2009年上映后票房超过1亿元,但也遭到民族主义者痛批。相比较《可可西里》,《南京!南京!》才是我100%释放创作能量的作品,但由于舆论原因,影片在国内几乎没有获奖,公众对这部影片的关注也慢慢冷却,但我相信真正好的作品不会死。
新京报记者 杨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