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元俱乐部成员首次来京开个展,63件作品呈现“艺术微雕”
| ||
新京报讯 (记者李健亚)千万元俱乐部成员的艺术家冷军,自成名后一直受到市场和学术双重追捧,而其令艺术界津津乐道的还在于他的艺术微雕之功。日前,冷军首次北京个展在北京22院街艺术区的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展出,展出近年新作63件,全面展现冷军在超写实方面的成就。展览将展至12月20日。
北京首次个展,挑战视觉极限
中国写实画派让业内颇感兴趣的是其在经济寒流中走得最为稳健。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自2004年到2008年春天异常火爆,不过2008年秋金融危机影响下,前卫艺术迅速缩水。相比之下,中国写实画派却接过了市场资本的投票。写实画派中的冷军目前已是超写实绘画的代表,自成名以来也是受到学术和市场双重追捧。
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所拍的《肖像之相——小罗》以3136万元成交,直接将冷军送进了千万元俱乐部的高位。究竟冷军的超写实油画有何魅力?此次北京首次个展,冷军用自己的63幅作品邀请观众用肉眼去“鉴定”。类似展出的人物肖像系列“肖像之相”里的《小唐》《小姜》等作品中,冷军用极细致的线条勾勒出黢黑而浓密的秀发,画中人嘴唇上自然的红色与脸部肤色纤维毕现,衣服的一点点褶皱、包括《小姜》中衣服的镂空都异常清晰。
中国写实画派办公室主任郭援朝告诉记者,冷军的超写实能达到这样的功力与其自身生理条件和努力都分不开。冷军高度近视,但在离物体20厘米处视线却能放大1000倍,“由此他画头发时都可以是立体的,跟微雕一样。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前后300年间没有人能超越冷军。”
“场景写生”作品舍不得出手
此次展览中除了展出冷军的人物肖像系列“肖像之相”外,还包括其在武汉、塔什库尔干、纽约等地进行室内写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冷军透露这些“场景写生”是他有一次和画家朋友去外面画风景的时候偶然找到的题材,“当时我没有找到好的角度,突然回头看到他们几个坐在一起画画的样子蛮入画的,他们在画风景,而他们与风景之间又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景。”
尽管最初是抱着玩的心态画却一发不可收拾,冷军说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现场写生的创作,视为自己超写实作品之外的一种调剂,“现在我的超写实画我舍得卖,而这部分‘现场’的作品我反而舍不得卖。”
■ 解读
技法之外,情感至上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认为写实画派,包括冷军在内的画作是有技法,而无观念。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冷军的创作是有想法的。从最初的《世纪风景》系列开始,他用水泥、钢筋等构成世界地图便是要表达人类居住在这个钢筋水泥中的困顿。这些作品都是极具观念的。另外,冷军的这些肖像系列,在描画人物上我们看到很有技法,但在惊叹技法之外,他的作品还有着东西在里面,吸引着你不断地欣赏,那就是有一种情感在里面。收藏家愿意出那么多钱买冷军的作品,也绝不仅仅是因为技法,而是技法之外那种更重要的情感。
口述:郭援朝(中国写实画派办公室主任)
■ 人物小传
冷军 1963年出生于四川,在中国油画界是个异数,并非八大美院的名门出身,而且也很少举办个人展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冷军开始尝试写实、抽象等不同的画风,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对写实艺术更有感觉,从此一路走下来。从最初的《大柿子》等静物写生,到1999年凭借《五角星》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成为当代最受瞩目的油画家之一,也为写实绘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因为对物象刻画入微,以致当时有艺术界人士怀疑他是借助精密仪器从事创作,冷军不得不一次次解释这完全出自个人的眼睛和用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