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十年来北京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实际增长7.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48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54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指出,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出现了缩小趋势。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公平的就业。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离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北京案例
昌平: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新京报讯 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对此,十八大代表、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表示,从近年来我国发展情况看,这个目标完成没有问题,但在解决收入差距方面还须努力。
侯君舒表示,当前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必然要求政府部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民生投入。
侯君舒认为,当前,收入差距较大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昌平作为有城有乡的发展新区,区域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平原与山区。以2011年数据为例,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为1.3万多元。相差一倍多。尽管如此,昌平包括北京在内,这个差距都属于比较小的。
同时,从近年来的数据看,城乡差距正在缩小。连续五年来,城乡年均增长分别为10.2%和10.6%,农村增速高于城镇。
侯君舒称,当前昌平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收入,缓解收入差距问题。下一步将按照北京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比如昌平的百合、草莓、苹果等花果经济,以及山区特色旅游等,在这些方面进行推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帮助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帮助他们就业。其三,昌平区已经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样可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侯君舒表示,当前昌平功能定位明确,基础好,加上各种政策扶持,收入增长是必然的。要完成这个目标没有问题。
专家支招
从提高产业附加值着手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 目前北京人均总量相对较高,但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北京具备两个有利条件。第一,北京的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在结构调整方面付出的代价较小。第二,北京很多产业正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比如高新科技、第三产业都是北京的优势。抓住这两个有利条件,北京要实现居民收入翻番仍然大有可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 北京以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为经济拉动引擎,未来还应从提高这些产业的附加值方面突破,从而提高居民收入。使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转型,提高服务业的含金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 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其实不必太过关注数字上的变化,反而应该更好地完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蒋彦鑫 沈玮青 苏曼丽
新京报制图/赵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