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A特24版)
建议更多的调控尽可能多用市场手段来调控,最好少用行政手段。
形成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是20多年积累的结果,想两三年把它治理掉不现实。我认为在看得见的10年之内,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这一条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逐渐减弱。
计划是十二五末实现量占比市场总额20%,我认为至少要达到套数占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房价才会失去上涨的动力,才能谈放开;第三,我觉得现在整个中国城市化还处在高速成长期,终端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在这个时候放弃调控可能会前功尽弃。这三个原因决定房价不可能暴涨。
房价、地价远没有涨到位
新京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带来了地价、房价的双双上涨,未来土地市场和楼市的方向如何发展?
王健林:关于地价、房价涨,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地价和房价还没有真正涨到位。意思是,地价、房价还没有真正反映中国土地稀缺的现实。
比如说国土部规定容积率1.0以下不批,我觉得应该是2.0以下不批,现在中国人均用地排在世界100名以外,中国80%的土地是不能用的,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很远,中国的土地资源是相当紧缺的,其实类似于韩国、日本的水平。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占用还会继续扩大,这些都毫无疑问。但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感受,土地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思路是错的。中国的土地价值应该更高,促使大家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当然一下子暴涨也不可行,要逐步采取一些办法。
少用行政手段调控
新京报:对于楼市的调控又该如何持续?
王健林:关于调控,政府两只手都干预市场,整体的思路是可以的;但更多的还是应该采用一些经济的手段。
比方说把限购改为限售,不让买房实际上是一种歧视和不平等,原来提出进行的户籍改革本来应该淡化户籍功能,但在现在看来变得更加重要了。可以学习新加坡或者香港的办法,在销售的年限和税收上加以制约,新房5年之内出让增收高额税收。
还有,现在二手房交易特别多,而阴阳合同是普遍存在的,政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提出成立国有租赁公司也不现实。
应该怎么办?现在国外的土地房产、土地都有专业的评估机构来进行操作,评估的结果直接承担法律责任,在国外也很少因为价格发生纠纷。国内的房租涨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评估机构来做这件事,租赁双方没有依据标准,只能根据心理感受来谈。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合理公正的机构来承担。
我建议更多的调控尽可能多用市场手段来调控,最好少用行政手段。第二,把我们这些年急需建立的一些制度、队伍作为调控重点来抓,比如政府应该加快对评估师队伍的建设。而不能再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
改变经济怪圈
新京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政府稳增长的压力逐渐增大,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集中反映就是地方政府加快土地的供应,新的一年里,宏观调控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如何平衡?
王健林:首先,形成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是20多年积累的结果,想两三年把它治理掉不现实。
我认为在看得见的10年之内,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这一条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逐渐减弱。
比如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土地仅占财政的个位数,广东深圳土地占比一样很低,因为替代产业衍生出来了,服务业发展跟上了,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就会下降;但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想去土地财政化是不可能的,也做不到。
调控以来,很多地方财政出现借支现象,同样存在债务风险。
对于当前各地政府推出的土地,倒不一定是和稳增长的口号挂钩,有一部分是和房地产回暖,企业大规模拿地有关系;大部分是由于地方年度供地指标要作废,收入完不成,直接影响今年预算执行。这么多年国内经济始终走不出一个怪圈:形势一好就调控,一调控经济就下滑,一下滑又放松,放松了再调控。如何走出这样一个怪圈,研究出新的调控政策,是很考验功夫的。
明年不具备通胀动力
新京报:你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有何判断,通胀压力是否还会继续?对于房地产市场会有更集中的体现吗?
王健林:2013年的通胀已经失去动力了,我估计在2到3之间。我们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通胀,不是自身的原因。中国生产资料的百分之七十几,原料大概一半以上,都是来自进口,比如食用油百分之九十几,肉类一半以上以及铁矿石都是来自进口。
欧美国家需求都不旺,大宗产品的价格都被压住了,输入性通胀风险降低了,国内通胀必然随之降低。其次,调控依然进行,明年货币政策肯定是稳健略紧,在这种状况下,通胀想重新抬头不可能。倒是明年的稳增长压力会很大,因为出口不畅,从广交会和秋交会上看就很明显,订单很少。房地产又被压住了,不能放。在内外因素多重影响之下,明年不会有通胀压力。
房地产至少还有15年繁荣期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房地产发展进程?
王健林:房地产企业不会永远是朝阳行业,这是个短暂的行业,一般发达国家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是50年到100年,然后逐渐没落。中国还要15年,因为中国的城市化率远远没有完成。
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要和美国的93%,欧洲的80%相比,达到最低70%的目标是比较合理的,目前还相差20%。如果2030年达到15亿的人口峰值,按照70%的比例应该有10亿多人生活在城市里,现在只有6.9亿人生活在城市,还有3亿没完成。所以看得见的15年内,中国的房地产还会朝气蓬勃进一步发展。中国长期发展的动力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这两化完成,房地产基本进入夕阳行业,最后房地产行业可能从50000到5000家,万达的提早转型也是基于提前布局。
同题问答
移民趋势需要深思
●你能否用一句话,回答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哪里?
王健林:城市化进程。
●如果你的朋友计划移民,你支持吗?
王健林:我不支持也不反对。中国的企业家如果都跑到佛罗里达晒太阳,到戛纳度假,那中国经济就危险了,我个人从未有过这个想法。但不可否认,移民是现在的一个趋势,侨胞的数量在快速增长,这个问题一定要深思,我们的经商环境,和企业家的安全感问题。
●你在网上买过东西吗,有考虑上网购物吗?
王健林:别说网上买东西,我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一年就买一次衣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