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等区域宜建蓄水池削减洪峰;小区雨水调蓄池不得污染地下水
新京报讯 (记者马力)住宅小区的绿地中,至少要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立交桥等区域宜建蓄水池,削减洪峰。今起,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小区及市政工程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开始在市规划委网站上公示并征求意见。
下凹绿地至少比道路低5厘米
此次市规划委编制的《规范》中,对建筑与小区、市政工程中的城市道路等容易出现积水的区域、加强了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相关要求。
《规范》要求,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这意味着,有着绿地率指标要求的住宅小区,绿地中须有一半以上是下凹式绿地。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下凹绿地要低于小区周边的地面或道路,下凹深度一般在5到10厘米。绿地内的植物则应选择耐旱耐淹的品种。
而城市道路的绿化带也宜采用下凹式绿地。
同时,住宅小区等新建工程硬化面积达1万平米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池等设施,每万平米硬化面积要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硬化面积不足10000平米的项目,则宜按一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45毫米),配建雨水利用设施。该负责人表示,小区的雨水入渗系统不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下穿式立交桥宜建蓄水池
道路等市政工程方面,《规范》要求,城市交通干道(下穿式立交桥)和广场的低洼地区(下沉广场),宜采用在立交区域建蓄水池,与泵站联合控制,提高排水标准,同时考虑雨水用于绿地浇洒。对于超标降雨能引起立交道路积水的情况下,应考虑在立交桥范围内及相邻区域建设大型蓄水设施。
雨水调蓄设施内则要设小型排水设施,保证12小时排空。而大型城市广场下也应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城区外围区域的公路、高速公路、地铁或轻轨站,也宜采用设立蓄水池和雨水处理设施,作为临时雨水排除出路。并将处理后雨水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