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经济学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经济学人

“微博控”刘胜军(1)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刘胜军 生于1974年,经济学博士,现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曾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著有《谁伤了你的幸福:变革时代的纠结、迷惘与不公》、《管理的力量:中国挑战的制度求解》等著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转型、宏观经济、中国金融、国际金融、收购兼并,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

  ■ “青年经济学人”评选系列报道之十四

  对于媒体和社会大众而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并不陌生。

  刘胜军是“微博控”,几乎每天能发几十条微博。他在新浪微博的名字叫做“刘胜军改革”。他对自己的定义是“公共知识分子”。在他的微博简介里这样写道:吴敬琏:中国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其实,改革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正所谓,孟子云:王之不王,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他说,“中国社会改革到今天为止,我们主要的障碍已经不是意识形态的障碍,而是利益的障碍。”

  在中国诸多经济学家里,刘胜军最尊敬吴敬琏,因为他认为吴敬琏是中国经济的良心,能够抛开个人的利益,从对国家经济负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把这些话说出来。“以吴敬琏为代表的这些可敬的老人,仍为改革呼吁奔走,代表了一代人‘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刘胜军说。

  今年8月,刘胜军发表博文《致郭树清主席的公开信》,呼吁证监会应下决心来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进行制度性救市。

  十八大召开之前,记者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见到了刘胜军。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聚精会神搞增长”的十年,下一个十年则必须是“重启改革的十年”。”他说,改革就是利益格局的重组,意味着巨大的阻力。而中国改革出现困局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政府自身的改革已经成为核心问题,要政府自我改革、放弃过大的权力,这也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

  刘胜军表示,当前正在面临经济增长的转折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要重视GDP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改革至今,一些过去的提法已经变得不再合适,甚至是误导。但是如今如果只有口号但缺乏行动,或者打着改革的旗号扩权,是最危险的倾向。

  十八大之后,刘胜军发微博阐述了“我的未来十年十大心愿”,迅速被广泛传播。这十大心愿包括:不用再到海外买婴儿奶粉;能在大超市买到安全的食品;白领不再沦为房奴;环境污染不再恶化;贫富差距不再扩大;企业家不再忙着移民;裸官不再增多;股市从圈钱机器变成价值创造场所;不再“拼爹”,机会公平;对公权力的约束取得显著进展。

  在他看来,这“十大心愿”都是需要切实改革、改变的实际落脚点。

  (下转B09版)

  B08-B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旭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