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3:特别报道

盲学生让座“点亮”微博

乘地铁为2岁幼童让座,“感恩微博”引来上万网友转发,他为此感到很意外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11月20日,北京市盲人学校,课间操时间,弱视的同学扶着吴兴有去上操。新京报记者 何光 摄
盲文译文:
当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吴兴有
地铁让座。

  31 吴兴有

  年龄:20岁 身份:中学生

  地点:北京市盲人学校

  地铁上给幼儿让座

  11月20日中午,在海淀区北京盲人学校初二(1)班,阳光洒满教室,几个孩子正在教室里嬉闹玩耍。

  吴兴有坐在课桌前用手触摸着厚厚的盲文教材,正在预习下午的物理课。

  “我感觉到有个小孩站到我旁边,就起身给他让了个座,真的没什么”,谈起一周前的让座经历,吴兴有局促地站起来,右手挠着后脑勺说。

  事情发生在11月11日,是个周日,吴兴有和弟弟一起坐地铁去上学,上车后,兄弟俩找了个靠车门的地方坐下来。

  地铁行至金台夕照站时,一对母子上了车。

  “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妈妈,怎么没人给我们让座啊?’接着我感觉有个小朋友靠在我座位旁的扶手上,就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小朋友”,吴兴有称,让座时,他没想很多,只是觉得,小孩子容易摔倒,而自己只要有个地方扶,就不至于摔倒,相比而言,应该给小朋友让座。

  幼儿妈妈发感恩微博

  让吴兴有没想到的是,这位小朋友的妈妈颜女士将让座的事情拍照发上了微博。

  颜女士陈述了事情经过并配上吴兴有的照片,在微博末尾,她写上“如果您有机会见到这位盲人朋友,请给予他方便和帮助,谢谢”,对这位陌生的盲人朋友表示感谢。

  “他让座的时候,我低着头扶孩子,不知道他是盲人,等我直起身后才发现他有眼疾”,颜女士称,发现让座的是一个盲人朋友,她当即想让2岁的儿子把座位还给他,但吴兴有坚持要让小朋友坐。

  颜女士的微博很快引起网友大量转发,网友们被吴兴有的谦让精神深深感动,而此时,吴兴有已回到学校开始了他简单而又规律的生活。

  “让个座,举手之劳而已,这在我们学校再平常不过了,何况地铁上还有很多爱心人士给我们让座呢”,一个星期后,在北京市盲校初二(1)班教室,吴兴有谈起让座很平静。他说,在盲校,只有通过相互帮助,每个同学的生活才能自理,相互帮助随处可见,“没想到让个座也能受到这么多人关注”。

  能帮助别人感到快乐

  在学校读书期间,从一年级到初一,吴兴有一直担任班长,7年来,还拿到了7年的三好学生称号,班主任刘德龙介绍,7年级时,他还被推举为海淀区三好学生。

  由于从小治眼睛耽误了上学时间,虽然在读初二,但吴兴有已经有20岁了,比同学都大。

  “跟一个小老师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常帮助别人”,刘德龙称,为给其他同学更多机会和荣誉,今年国庆后,吴兴有甚至主动让出班长职位。

  “他想把机会留给大家,让更小的同学也去锻炼锻炼”,刘德龙介绍,实际上,班里的日常秩序他依然经常参与维护。

  其实,在大部分同学眼里,吴兴有的形象是一个“大哥哥”。

  下午1点20分,上课预备铃响起。

  坐在旁边的同学主动搀扶着吴兴有,把他送到教室门口的盲道。沿着盲道,吴兴友可直接走到电梯口到达实验室,每当离开教室,全盲的吴兴有都需要弱视的同学帮忙引路。

  “我们都叫他大哥哥,他带着我们做游戏,教我们写盲文,还教我们唱歌”,同学马旭称。

  “我自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帮助的人。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很多时常来盲校献爱心的好心人。所以,如果我能为别人做一点事情,那我会感到非常快乐”,吴兴有说。

  【大家问】

  想当按摩师

  颜女士:你目前需要什么帮助吗?

  吴兴有:不用的,我们虽然是农村来的,我父母都在打工,但我们现在读书还不需要交多少费用,家里还不是特别困难,谢谢。

  同学马旭:对于未来你怎样打算?

  吴兴有: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在我们学校念高中。理想是成为一名盲人按摩技师,将来能够独立地在社会上生活并为父母分担压力。

  【德行录】

  他会唱歌、会拉大提琴、会打乒乓球,他是班里13个盲人少年的“大哥哥”,他连续7年获得学校三好学生称号,连续7年任班长。

  1992年出生的吴兴有是个全盲小伙子,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日子里,生活简单、规律又充实。

  一个星期前,他在乘地铁时将座位让给了一个2岁幼童,赢得网友一片赞誉之声。

  幼童的妈妈用“如果你见到这位盲人朋友,请谢谢他”为题发微博感谢他,正能量瞬间引起微博上万网友转发。

  他很诧异,在学校,相互帮助是最平常不过的了,没想到自己让个座也会有如此大的反响。

  ■ 参与方式

  电话推荐:2012年12月底前,市民可拨打征集热线67106710推荐或自荐候选人。电邮推荐:可发送候选人资料至:xjbgandong@126.com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何光 实习生 刘溪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