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文学

●六年●三十人●三百书

中国的推理出版之路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06年,一本名为《八百万种死法》的酒红色精装书进入了市场,“午夜文库”也进入了读者的视线。推理小说这个从前被视为“猎奇文学”、“地摊文学”的门类,在“午夜文库”一点一滴的耕耘,一本一本的推进下,在短短几年中,收获了大量的读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最近,“午夜文库”推出了它的第三百本书和第三十位大师,我们特邀其主持人褚盟先生撰文,讲述“午夜文库”和推理出版走过的道路……

  历史:被“误会”抛弃的推理文学

  如果套用一部电影的名称形容目前中国原创推理的现状,我想一定是“从零开始”;这样的话,中国推理文学的出版状态则是更加不堪的“零下一度”——至少在2006年之前是这样。如果说中国原创推理还有程小青这样的辉煌往昔的话,那么在中国推理文学的出版,完全是在不堪回首的往事之上的“强颜欢笑”。

  第一次推理出版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初,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诸位名家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程小青、孙了红等前辈的作品。当时奋战在推理文学普及第一线的是林纾、刘半农、周瘦鹃这样的大师,就连鲁迅先生也在给周作人的信中明确提到自己想读侦探小说。按理说,这样的起点着实不低,怎奈一个“误会”粉碎了一切:新文化运动兴起,看到推广推理文学几乎都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大众毫不犹豫地将推理小说归类为“旧文学”,予以批判和唾弃。于是,在1841年刚刚诞生于美国、代表着新文明的推理小说,和“孔孟之道”一同被扔进了角落。

  解放后,受到前苏联影响,中国出现了大量反特小说和公安小说,这些勉强可以看作广义的推理小说。但在意识形态的束缚之下,这种依赖于想象力的文学发展十分畸形——当时很多版本的福尔摩斯故事之前,出版者都要在“前言”中声明:“必须看到,福尔摩斯所处的立场是错误的,他完全是在捍卫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利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资产阶级妄图依靠个别福尔摩斯式的能员干吏挽回败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改革开放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松本清张等大师的作品满满被译介到了中国,电视机里也出现了《尼罗河上的惨案》、《追捕》、《人证》这样的推理题材影视剧。然而,这个时期的出版物都是粗制滥造的、没有版权的劣等品,而且基本上都被定义为“猎奇文学”,封面粗俗不堪,甚至书名都被更改得不知所云。在中国人的价值观日渐多样的时候,这种低端的出版物迅速被大众抛弃。推理文学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定为“地摊文学”。

  “三起三落”,这就是中国推理文学出版的黑暗历史。因此,诞生于2006年的“午夜文库”,也就显得尤为特别。不识时务?力挽狂澜?从诞生的那天起,无论这个出版项目结局怎样,都注定了它与众不同的命运。

  推进:“明之不可为而为之”

  2006年,一本名为《八百万种死法》的酒红色精装书进入了市场,这是第一件“午夜文库”产品。德国板材、荷兰纸张、最简约的版式、最舒服的开本、最过硬的译文——这本比百科全书更人性化、比纯文学经典更时尚化的小说,居然是一本推理小说,一本在中国“屡战屡败”、被定义为“地摊货”的推理小说。可以说,“午夜文库”的出现改变了推理文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固有形象,将其提升为“精品阅读”,提升为一种高雅却并不缥缈的生活方式。

  然而,“午夜文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出版项目,更不是一种出版投机行为。因此,第一件产品的成功并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午夜文库”的后续产品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销量,最“悲惨”的时候,退货率甚至超过了60%。一样的类型文学,一样的装帧设计,为什么和《八百万种死法》相去甚远?此时,“午夜文库”的执行者意识到,中国的推理文化比预料中的更加稀薄,依靠短时间的营销推广和炒作不足以让推理小说在中国站稳脚跟。这意味着,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普及推理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推理小说;这同样意味着,一个出版项目将试图肩负起更多本不该由自己负担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讲,“午夜文库”是在“咎由自取”,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自2008年开始,“午夜文库”修正了出版定位,将样式高度统一的精装红壳书改为注重个性、价位更加大众化的平装书——这个改变是从美国推理大师雷蒙德·钱德勒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开始的。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午夜文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推理的出版进入了新的阶段——读者从腰封上第一次知道,原来博尔赫斯、希区柯克、钱钟书这些大人物也喜欢读推理小说,这似乎和之前“地摊文学”的观念大相径庭。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这种类型文学。其后,“午夜文库”陆续推出了埃勒里·奎因、杰夫里·迪弗、约瑟芬·铁伊、达希尔·哈米特等新老推理大师的作品,其中的《希腊棺材之谜》、《X的悲剧》、《人骨拼图》、《时间的女儿》、《马耳他之鹰》等经典作品均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收获:推理文化的黄金时代?

  2008年9月,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成名作《占星术杀人魔法》在“午夜文库”出版,这意味着中国最大、最专业的推理小说出版平台开始推出日本推理文学作品。当时这个领域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午夜文库”敢为天下先的行动引发了普遍的关注。四年之后,当任何一部日本推理小说都会向中国出版商索要30万日元(约人民币25000元)以上的版税预付金时,很多读者和业内人士都感叹道:“‘午夜文库’真是一个专业、有预见性、有胆略的出版平台。”如果考虑到《占星术杀人魔法》至今已经销售了超过20万册,而其预付金只有人民币8400元,就连笔者自己也有点敬佩“午夜”团队的先见之明。几年间,东野圭吾的《布谷鸟的蛋是谁的》、连城三纪彦的《一朵桔梗花》、西泽保彦的《解体诸因》、松本清张的《大手笔》一一亮相。

  从1号产品《八百万种死法》到100号产品《灾难之城》,从200号的《乌鸦的拇指》到300号的《大手笔》,从5000册的退货到平均每册20000本的销售,“午夜文库”完成了一次质变。于是,我们发现,易中天老师说“我要是开书单,第一本就是《希腊棺材之谜》”;我们看到,曾轶可的写真背景书架上竟然是《八百万种死法》;我们惊呼,胡歌在《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里拿着“午夜文库”向美女炫耀自己猜出了结局;我们听说,美女作家笛安说自己每次写作时看到页码显示“7/8”时,都会想起岛田庄司的名作《出云传说7/8杀人事件》……

  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午夜文库”已经涵盖了世界最顶尖的50余位推理大师,拥有了超过330部产品——笔者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午夜文库”的成熟,更是中国推理读者的成熟,推理文化的成熟。

  没有人知道“午夜文库”下一个六年将会怎样,因为推理小说是不可以被剧透的。但所有人都知道,奥特曼一定会消灭怪兽,虽然有时那盏红灯会闪动;福尔摩斯一定会解开谜团,虽然有时他将面对莫里亚蒂这样的犯罪天才……所以,笔者想表明的态度,你懂的!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打开这本书,祝君狩猎愉快!

  ■ 第三十个

  松本清张:

  “午夜文库”的

  第三十位大师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六年,日本推理经历了本格黄金时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类型化特征过于明显的文体遇到了瓶颈,到了一九五五年之后,甚至出现了被读者抛弃的迹象。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松本清张的人出现了。

  松本清张的文学创作,最初是以纯文学作品开始的。为了脱颖而出,松本清张经常去登门拜会文学大师。一日,他带了自己的习作,去拜访著名作家井上靖,想请井上靖把稿子推荐给出版社。不想,井上靖态度十分冷漠,对这位已经四十多岁的“新人”很瞧不起。这件事成为了松本清张终生的耻辱。看到纯文学领域的冷漠和推理界大师的热情,有感于当时日本社会的呼声,松本清张毅然投入了推理文学的怀抱。事实证明松本清张的选择是正确的。若干年后,松本清张在作品价值和影响力方面远远超过了井上靖——当然,笔者指的是在整个文学领域中。

  一九五六年,松本清张的第一部长篇推理小说《点与线》开始在《旅途》杂志连载,因为成功地运用了时刻表诡计,受到读者热捧。同年四月,松本清张创作的另一部推理小说《眼之壁》也开始了连载, 一九五八年,两部作品推出单行本,成为了日本市场上最畅销的读物,仅仅三个月,两部书就销售了将近五十万册。人们惊呼:“属于松本清张的时代到来了!”

  相较之前的本格推理,松本清张的作品有三个明显的不同。其一,一改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风格,崇尚写实,文笔清新厚重,具有明显的纯文学特征;其二,轻诡计,重动机,注重发掘诱发犯罪的社会原因,对于揭露社会的不合理以及人性的阴暗面不惜笔墨;其三,对于人物的刻画呈现出新的方向,不再塑造高不可攀的名侦探,而是着力刻画平凡的小人物,对于女性角色的描绘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后来有评论者这样说:“松本清张对于女性角色的把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几乎影响了后来所有日本作家。现在读者喜爱的东野圭吾在这个方面仅仅学了个皮毛。”

  本版撰文:褚盟(“午夜文库”主持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