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逝者

冰刀王传奇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去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来采访,91岁的冰刀王显露一手磨刀术。
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找冰刀王磨冰刀。
什刹海边的店铺内,王保顺正在介绍磨冰刀技术。
王保顺坐在牌匾下,牌匾上是启功先生的题字“冰刀王”。

  王保顺

  性别:男

  籍贯:北京

  去世时间:2012年10月26日

  终年:92岁

  去世原因:癫痫、尘肺等

  生前职业:什刹海边磨冰刀,人称“北京冰刀王”

  生前住址:西城区恭俭胡同

  王保顺的癫痫又犯了。今年第13次。

  拍出片子,医生皱眉:“老爷子之前干什么的?怎么还得了尘肺病?”

  “什刹海磨冰刀的,北京冰刀王。”二儿子王培芝说。

  10月26日,在癫痫和尘肺的双重打击下,92岁的王保顺走了。

  “冰刀王”一生磨冰刀超过10万把。这69年的磨刀经历,那磨刀的粉尘,不光留在他的记忆中,也印在了他的身体里。

  家国沦陷 磨刀为生

  故事得从1943年冬说起。

  日本统治下,北京人人自危。出身正黄旗、23岁的王保顺,小学念了一半,做泥瓦工谋生。

  冬天没生意,饥寒交迫的王保顺琢磨:“不如去挣日本人的钱。”

  那时的什刹海上,滑冰者多为日本富商。从没磨过冰刀的王保顺买了块磨刀石,每天早起等在冰面上,磨一次1毛钱,在当时,一分钱买一壶热水。

  在当时,冰鞋是奢侈品,一两黄金一双。每次磨刀时,王保顺都佝偻着腰,大气也不敢出。倘若磨坏了日本人的冰刀,不得了。

  家国沦陷,人岂能安居?他只能熟记一句日语“哦哈妖搞咂一嘛司(早上好)”,并常挂嘴边。有时磨完了,日本人拿起鞋就走,他不敢要钱,还得望着对方的背影,赔笑说一句“哦哈妖搞咂一嘛司”。

  妻撩衣襟 为夫暖脚

  1944年,穷得连床都没有的王保顺,找邻居借了张床,结婚了。

  1945年日本投降的那天,王保顺难得地笑了,告诉媳妇赵淑珍:“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可以给咱中国人磨冰刀了!”

  那个年代磨冰刀的艰辛,现代人很难想象。

  严冬的凌晨1点,赵淑珍目送王保顺出门,他一手拎个冰凿,一手提个水桶。

  干什么?扫冰去。冰面钻一个洞,舀了水,一桶桶地浇在冰上,弄平了才能有人滑。“每天6点宝顺回家换鞋,我一看,棉裤腿儿都是硬的”。赵淑珍说。

  家里生不起炉子,给丈夫脱了鞋,赵淑珍撩开衣襟,把丈夫的一双冰脚贴在自己肚皮上,为他取暖。

  回想起来,那种贴在肚皮上的凉意,能钻到脊梁骨里去。

  靠着平时捡布头的拼拼凑凑,再找邻居讨点面汤水做糨糊,她为丈夫做了3双棉鞋。湿透了,三双轮着换。“天太冷,保顺的腿冻得哟,都是弯的。”赵淑珍心疼。

  儿子说,父亲火化当天,烧出的腿骨真是弯的。

  全家人当场就哭了。

  抓萤火虫 代替油灯

  解放初,新中国无法生产冰刀鞋,只能从外国进口,一副几十块银元。

  面对种类繁多的冰刀,王保顺为如何提高磨刀技术发愁。偶然,他从一个收破烂的人那买来一只废弃冰刀。

  “简直把那冰刀当成了宝贝,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地琢磨。”赵淑珍说。

  那个年代,油只能以票购买,严格限量。吃都不够,王保顺晚上还偷偷点着油灯,对着冰刀琢磨。妻子说他,他不乐意,赌气说“大不了去捉些萤火虫当灯使”。

  当晚,王保顺真的去了后海,从灌木丛中抓回来30多只萤火虫,装在玻璃瓶里。可惜,萤火虫的光芒太微弱,照不亮冰刀的刀刃。

  “只能我和儿子少吃点油,省下来用来点灯。”赵淑珍说。

  在千百个夜晚的微光下,王保顺的磨冰刀技术突飞猛进,名气也变大了。

  当时北京各大冰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磨冰刀的人物。50年代,王保顺常在中山公园冰场。慕名而来的冰刀爱好者,不惜花1毛钱买了公园门票,再花3毛钱找他磨刀,然后去别的冰场滑冰。

  饥饿年代 希望降临

  王保顺二儿子出生的那一年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举国饥荒。寒冬时节,全家人连野菜都没得吃。

  每天清晨6点,王保顺匆匆出门,夜里12点方能回家。用磨冰刀赚的钱,换得第二天的粮食。

  这顶梁柱般的男人,吸着磨刀时的粉尘,延续着全家的灯火。

  一天,一位东北来的冰刀教练带着冰鞋登门,“鞋子滑了几年,还是不舒服。”

  这时的王保顺对冰刀的理解已近专家。他接过冰刀看了两眼,“冰刀受力点不对,歪了半个韭菜那么宽的距离,我调一下你去滑,再不舒服,不收钱。”

  滑完后,那名冰刀教练大喜过望,紧握着王保顺的手:“我带来40双冰鞋,麻烦您都给磨了,每双8毛钱。”

  这情景烙在当年15岁的大儿子王建芝心里。他飞一般跑去向母亲报喜:“妈,有人让我们磨40双冰鞋!40双啊!”

  王建芝说,那年代的8毛钱,相当于现在的200元。在饥寒交迫的冬季,这40双冰鞋救了王保顺一家的命。

  名气登顶 子承父业

  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私营经济在国内绝迹。磨冰刀就此中止。

  外面不能磨冰刀,但在家里,王保顺常教两个儿子,二儿子王培芝正是此时开始继承父亲的手艺。

  王保顺常告诫儿子:“磨冰刀无法致富,只能在冬天让你温饱,但这是为人民服务的行当,收多少钱不重要,人比钱重要。”

  十二年过去了,1978年,被压抑太久的人们,涌上冬季的冰面。“那是什刹海冰场最辉煌的时期,每天涌上几千人,老北京人几乎家家有冰鞋。”王培芝说。

  4年后,伴随着退休,并在注册了营业执照后,王保顺又亲自经营起磨冰刀的生意。十多年没用过的磨刀工具,取出时仍光亮如新,他经常上油保养。

  那时,仍没有人叫他“冰刀王”。

  但圈内人常说,“磨冰刀?找什刹海边儿那老头儿。”就这样,“什刹海边儿磨冰刀的老头儿”的名气已登顶峰,就连东北、河北等地的冰刀爱好者,也都慕名而至。

  “一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5点就没歇过,10分钟磨一把,队伍总是排了几十号。”王培芝说。

  1988年的一天,几名在京城滑了几十年冰、也找王保顺磨了几十年冰刀的老一辈冰刀爱好者,制作了一面方形铜牌,赠给了王保顺。

  铜牌上赫然5个字:北京冰刀王!

  王者已老 执着未变

  时过境迁,北京变了,什刹海变了,冰刀变了,冰刀王老了。

  他耳朵背了,咳嗽多了,就连神志也跟他开起了玩笑。2000年以后他3次走丢,最远的一次,认错了方向,骑车骑到凤凰岭。

  但他的性格没有变。仍然爱干净,为人仍勤俭,他有医保,因为“想替国家省钱”,年老后松动的7颗牙齿,都是自己用手拔掉的。

  由于身体原因,老冰刀王亲自磨冰刀的次数越来越少。

  但没变的,是他对冰刀的执着。2011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来采访,91岁高龄的冰刀王,仍在外国记者前,显露了一手磨刀术。

  人生在世,聚散离合。2012年10月26日晚,病床上的冰刀王陷入了重度昏迷,昏迷前,他握着87岁的老伴赵淑珍的手:“你受累了,谢谢你这么多年一直照顾我。”

  生前,王保顺总感叹:在滑得动冰的时候,买不起冰刀;但现在买得起了,却已经滑不动了。

  北京冰刀王,穷尽一生,还是没能拥有一双自己的冰刀。

  寄语

  2006年的一天,我与父亲最后一次一同磨了一副冰刀,这是家中收藏的年代最久远的冰刀。那天,我与父亲一人磨好一只后,我问父亲:“与您磨的那只一样吗?”父亲对比后笑了,说:“一样。”我立志继承父亲作为冰刀王的这门手艺,立志做得更出色。不光是磨刀,更重要的是学习父亲的品格。

  ——次子王培芝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易方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