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化新闻·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化新闻·对话

国家大剧院下月迎来五周岁生日,院长接受本报专访,谈变化与压力

陈平 让更多人欣赏到艺术才有意义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作为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很赞同“艺术能改变生活”。
新版京剧《赤壁》、歌剧《图兰朵》《卡门》(左起)均是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中的优秀作品。

  2007年,陈平被委任为国家大剧院院长。彼时,他是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满脑子装的是东城区未来五年的发展。就这么“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陈平走马上任了。

  下月,国家大剧院即将迎来五岁生日。这个年轻的剧院在过去五年里飞速成长,成为“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即便是与大剧院多次合作的大牌歌剧导演强卡洛,在《罗恩格林》的设计初稿被毙以后,也只能再努力地拿出第二方案。他告诉陈平:“现在,全世界的剧院都在谈论NCPA(即国家大剧院)。”这让陈平多少有些自豪。

  这些年来,陈平每年在大剧院看200场节目,却依然如痴如醉。这座剧院填满了他全部的工作时间与业余生活。他感慨地说:“我这一生可能忙忙叨叨,但却很充实”。

  陈平相信,艺术能改变生活。他把这句话作为国家大剧院的口号。五年前,他对大剧院的设想基本实现了。现在,他的心愿是,有更多的中国老百姓能走进这里,欣赏艺术。

  好节目多,就怕百姓看不到

  新京报:刚来大剧院时,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平:当时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有人说它太大了,有人说建筑造型不好,有人说它是鸟蛋,有人说它像水煮蛋。人们最大的困惑是,这么大的剧院,四个剧场,有那么多节目演吗?即使是有了节目,有人来买票看吗?

  新京报:最初您设想的大剧院定位和规划是什么?

  陈平:我的设想是,它是一个国家的表演艺术中心,一个公益性的艺术机构。大剧院的发展宗旨就是艺术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第一,既然是艺术机构,那么就必须从事艺术的生产创作、展示交流,围绕艺术开展一切活动。第二,既然是公益性,那就是全民的,所以它必须是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艺术普及教育的引领者。第三,它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是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新京报:如今再看,这些设想实现了多少?

  陈平:我觉得这些设想基本都实现了,有些地方还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负面争议基本没了。大剧院不仅天天有节目,有好节目。每年卖出90万张票,每年180万人走进来,这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新京报:那这些年有没有遗憾?

  陈平:最大的遗憾是,这么多好节目,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它们宣传出去,让老百姓能进来看。因为表演艺术是即时商品,今天晚上过去了,明天早上就一张票也卖不了了,这跟电视不一样。现在我们的观众不出家门,就能看到世界顶级的节目,而且已经成为常态了。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这地位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没别的,就希望大家多来看,要不然太遗憾了。再有一个遗憾是艺术水平还能再高,观众培养还能再快,传播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大,专业人才还不够充足,时间大大的不够用。五大排练厅,90个化妆间,四个剧场,一年这么多节目,可还是不够用,说实话。

  “三高”门槛,要经典不要前卫

  新京报:大剧院现在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有没有打算组建其他自有团体?

  陈平:目前没有,现在这两个团发展得很好,是我们艺术生产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原则是“只图所用、不图所有”,这反而使我们拥有了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全中国全世界的好艺术家都在我们的视野里。

  新京报:能具体谈谈大剧院与艺术家的合作吗?

  陈平:我们有一个理念,艺术家是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主体,我们的艺术生产需要艺术家的充分参与,要充分尊重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他们空间。但同时我们为艺术家搭平台也是有规则的。

  新京报:那什么样的节目才能进大剧院演出?

  陈平:任何一个好的艺术机构都有门槛,我们的门槛是“三高”,高水准、高品位的高雅艺术和优秀的民族艺术。大剧院追求经典而不是前卫,注重精品而不是实验。另外,娱乐项目坚决不能进,“三假”不能进,假弹假唱假奏。我们的舞蹈总监赵汝蘅,不光看你这舞团是不是有名,即使美国ABT(美国芭蕾舞剧院)来了,也得看你主演是谁。音乐总监陈佐湟,不仅盯着名指挥,还得盯什么曲子,不能这团来演马勒四,那个还演马勒四。

  开门就花钱,但咱不惦记钱

  新京报:大剧院盘子这么大,开门就得花钱,还得养活这么多人,压力大吧?

  陈平:我们现在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剧院,就是养空房子也得花钱吧,何况还有这么多水电气热,底下11座变电站,三百多间机房,一年电费三千多万,一开门水电气热五十万零三千,擦一次玻璃六万三,电梯九十部。怎么能不费钱呢?但我们并不惦记钱。需要投入的时候有,这就行了。每年财政补助25%,剩下75%得靠我们自己挣,演出收入、少量赞助、多种经营的收入。就是公益性你也得有市场运作,那不叫商业化、市场化。

  新京报:大剧院现在每年的票房大概是多少?

  陈平:这几年每年都三亿左右。2007年北京演出票房四个亿,2008年六亿二,国家大剧院就占了全市演出收入的51.2%,我记得特清楚。现在北京市演出总收入12个亿,我们票房还是三个亿。人家说你萎缩了吧,其实没萎缩,我售票数上去了,但票价下来了。我们2008年时年均票价470元,现在是314元,让利了啊。

  新京报:《赤壁》欧洲三国行,管弦乐团去德国五城巡演,合唱团与日本新国立剧场交换演出。这几年大剧院在文化输出上很有成绩,您有何感受?

  陈平:我的感受是,走出去的太少。我们是文化艺术大国,但不是一个艺术出口的强国。第一缺实际操作性的规划,第二缺渠道,人家有经纪公司市场化运作,我们现在经纪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第三缺运作机制。我们出去往往自己出钱,租场、宣传、请观众,全包了。人家到中国是这样吗?我们得用演出费买下来,还得管人住宿、机票、小费。这点我很不平衡。“走出去”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你不出去又没法宣传,融不到世界里头。

  新京报:大剧院有一句口号是“艺术改变生活”,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陈平:观众多来听音乐会,心情愉悦,素质就会提高。我们的周末音乐会,一年52期,全部是专业院团演的,40元门票,会员只要10元。那些观众和我们商演音乐会的观众完全不一样,老年人比重多,他们大多穿着朴素,安安静静地听。这才是给普通观众准备的艺术产品。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